admin @ 04-13 12:18:27   全部文章   0/92

37.7度算发烧吗无极天母修道宝训-与天地同德共生

无极天母修道宝训-与天地同德共生
何谓修道 无极老母曰:“道”的本身,是看不见的,听不到的,也摸不着的,而确是先天地生,为万有的主宰。因道是最高的,无所不能的。“道”如同江河之水,源泉滚滚,日夜流动而不停止,宇宙一切变化,都是“道”的表现。宇宙的本体便是“道”。一切由“道”而生,道先天地生,没有天地之先已有“道”。道是宇宙万有的母体。道成人身,人身又返于道,所以,人若修道,得“道”升天,便是神,不会再像肉体的人。“道”是万有的主宰,修道即信仰宇宙的主宰,人人能修道,则可返本还原而升天。所以,人人当志于道,须要修道,因为人,如果能进入天道。求什么就能得到什么,有罪也可以免了。进入天道,便是天人一体,也是天人合一,是故,“道”为天下之贵,天下母也。 然则,“道”要怎样修呢?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,可离开便不是道。生活就是“道”,把日常生活做好,就是修道。生活很复杂,不完全是善的,也有很坏的地方,所以必须谨慎,必须在看不见,听不到的地方下功夫,这是说罪恶之来,都是从细微变来的,修道者,一定要对于许多细微处,加以小心,不要被魔鬼钻进来。修道,须要实践“道”。道有德,就是道德,怎样讲呢?“道”是看不见的,但是至公至正的。而“德”是“道”的表现于外的,所以说:凡大德是出自道。道德本是一个,道不可见,而德可见,所以修道就是修德。什么叫德呢?礼义廉耻是德,孝悌忠信也是德。须要实践,空口说话是不会修德的。要想求道,以期生命的长存,高升于天,必要实践“道德”。持斋清口,减少杀孽,烧香念经,多行善事,都是自修之道,但必须身体力行,多立功德,宣扬正道,才是修道。修一分德,即进一分道,一定要有最大的德行,才能进于道,所以修德也就是修道也。 修道者,必须修“内圣”与“外王”。兹将内圣、外王,分别阐述于后,以悟诸子。 “内圣”:在克己,将自己先克制的很清洁,而无半点私欲,私是我执,欲是物执禁忌师,则物我两忘。而后才可“见素抱朴”。当从致良知用功夫,良知本是人之原有,惜为物欲所蒙蔽,只要去掉私欲,则良知自然出现,即所谓“尽性”也。良知即性,复其本来的性,亦致良知也。所以,意诚、心正、身修、即内圣之道,亦即修内果也。 “外王”:在救世,牺牲自己的利益,以帮助别人。则兼爱之精神也。外王进道,原因在“起良能”。良能为宇宙的动能,此种动能,至大至刚,弥漫于宇宙之间,即浩然之正气也。凡是牺牲自己利益.而帮助他人,其良能必有所发挥。其牺牲愈大,良能的发挥亦必愈大。浅言之,亦即布施济困.乐助等之造功德,亦即造外功也。 良知良能,原是一体,静曰良知,动曰良能冲矢昂,修道者须静动双修,即内圣外王兼顾也。是故,窒欲为修道第一步功夫,欲净则可现出良知。欲之来,起于物,故修道者,必须无贪欲之心,即可远物也,亦即内圣之功夫。行功了愿,布施财物,即外王之功夫也。 老母曰:道与人之间妃莎,原无大距离杨世瀚,道无时不与我们同在,因我们不觉耳,一个善念兴起,便是道木村雅,一个恶念兴起,便是魔。因善念难生,恶念易起,故有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”之语。善念属阳性,清轻上升,恶念属阴性,浊重下降,上升者,即天堂,下降者,即地狱,天堂地狱,在一转念之间。修天道者吕氏皇朝,所谓修至长生不老,是指灵性,不是指肉体,因肉体不可能长生不老,三百年、五百年,也终是要坏的,且肉体长存在这人世上,又有什么快乐。惟有灵性,永远光明,才是快乐。生生者不生,不生者长生,宇宙有不生者,即永恒也,果能得到永恒,才是长生不老之道。 修道结语 无极老母曰: “道”之进修,不仅合乎中国人的生活要求,即任何国家的人民也都适合,修道是无国际与种族的分别,修道是补助人类生活的缺陷,使人人走向光明快乐的道路,不过各种民族有其不同的修法,但其宗旨是一个“至善”,虽然路线不同,最后归宿是一样:“反璞归真”。 中庸曰:“修道之谓教”。修道必须强调修持与实践,修道有学而知之者,谓之:“自明诚”,有生而知之者,谓之:“自诚明”,一般人均是学而知之,故必须自己用功夫,就可进于道。 老子曰:“域中有四大: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。”人与道、与天地、并称四大。所以修道者由“人道”着手,而修“地道”,然后修“天道”。修天道者,应由“性命双修”,始得“超生了死”,而可证天道之无上境界。 人道之修持 人道以人为本位,一切皆由我做起,自己身心清白,才可以敬神,才可以修道。“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”道在生活中,当从改善生活做起,这就是“诚意、正心、修身也。”修道须知:“行远必自迩,登高必自卑。”脚踏实地,往前迈进,才不致落空。所以“本立而道生”,立本为修道之基础,如不从此处下工夫,则永无成道之日,须知“道”在迩,何求诸远?修道只是“修身”,身外无道,“孝、悌、忠、信”便是道也,从此可知修人道之基本精神。 地道之修持 以兼善天下,布施、造功、立德,便是进地道之功夫。既修成人道,便当发救世之宏愿,不能以自救为了事,而应再救众生,所谓“修己度人”,故不能兼善天下者,亦不能独善其身也。成圣神、成仙佛,应献身社会,杀身而后成仁,舍身而后取义,布施济困,行善立功立德,内修固然重要,外功也极迫切,凡有大牺牲者,必有卓绝的精神。惊天地,动鬼神,方可不朽,此即孟子所说的“浩然之正气”,亦即“良能”也,修道者当发挥此良能,而后可与天地相合。 天道之修持 以性命双修,期超生了死,便是修天道之功夫。须知“性命双修,超生了死。”是进修天道最高之境界,既能超生了死,则可“赞天地化育,与天地参”是同一境界也。大学之“在明明德”,明德即“良知”,明明德即“致良知”,明德者为天赐之一点性灵,性灵不灭,即成圣成贤,此乃修天道的重要功夫。 天道之性命双修:“体合于心,心合于气,气合于神,神合于无。”本此四段进修,即是性命双修,加之人道、地道所修成之内圣外王之果,就可臻于性命双修之最高境界──“超生了死”,其灵性永久光明而不灭也。 皇母修道释疑 普渡收圆定慧解脱真经有言:“人以孝悌为本,道以精神为本,孝悌立,而人无愧,精神足而道可修。修道无他,还全本来面目而已,精神从何处散出,还从何处收来。” 修道是什么?修本来已有的道路间谍风一号,启开障门,寻回老家之源头尔。 一、问:现实生活中,如何修心养性? 老母曰:痛苦与快乐是生活中的两极,动荡的生命群相,却有条理在焉,安定心性的真修是从苦乐以及动乱之中领悟出来的,确立人生修行方针,必须由家庭杂事做起,莫烦于衣食住行之牵系,更找出解系之结头,家堂即是道场,五伦之妙,乃见真章,外求道相,则是弃本求末也。 二、问:修道人,在社会上的表现是什么呢? 老母曰:修道人,就是看穿人事是非与善恶因果关系,于是觉悟出生命的真正意义,不在于生活中物欲的追求,而是追求生命中-真、善、美的目标。 所以修道人,是汲汲于社会上的公益事业,舍己忘我,时时刻刻,就是想到,如何改善社会风气,如何来劝人为善,如何帮助急苦的同胞。 修道人,在家里面,敬双亲,拜活佛(双亲乃活佛也),效圣贤,并不是在家中,便成为“老大”自居,不可一世之态,他知道家庭是真人的考炼所,上苍仙佛所出之处,是故不惧五伦之试,反而是越考越勇敢呢! 三、问:追思祖先之道? 老母曰:祖先,乃是子孙所以留于焉之根源,忘了祖先杰克道森,便是迷失了自己,这种人将是天下间的行尸走兽。 中土,来自中华之中——黄河流域也!即黄魂所居之处,家中神祖牌,亦表示五行中的土格,以示不忘本。祖先灵牌,是中土文化的象征,其来有自,渊源已有五千年了心灵盟友,今人无知我的天师女友,亦有烧毁祖宗牌位者,须知灵牌易烧难返,祖先绕火而哭号,天怒人怨,因果成熟,将有大事之变,观之哉!观之哉!崇洋是现代人的新潮,寻“根”更是刻不容缓的工作,提倡祭祖,其意义深远廖芳华! 故,后人礼拜先灵,须不可忘了“黄魂”,是有种。没有根的人,是随附而生,游移不定,思想不贞,容易反覆无情的呀!慎之!慎思! 四、问:祭拜祖先,世人好用牲礼是否合理? 老母曰:祖灵无罪,后世子孙加之祸殃,宰杀牲灵,难为祖先享受,反而讨命于兹,欲言孝思,更教祖先负担杀业之罪。 又世俗之拜“好兄弟”,(此乃民间普渡阴灵之谓),每用荤食祭祀,有所谓肉山、鸡山,曝露于朗朗天苍之下,场面虽然热闹,但听牲魂哀声遍地,如此杀戮只可满足世人口欲,加添阳人业孽,徒让邪灵,饱餐罢了,戒之!戒之! 今后祭祖阴众,不可大鱼大肉,触犯天下慈悲之意,更防薰臭之气,侵犯神圣祭坛,家中祖灵,子孙追思,不可加添杀生之罪,成为“不孝”之人,清素供果、糕饼净水,祭场馨香,才是祭祀之道呀! 吾曰:神明清莹身,祖灵不喜荤。  为人无明业,竟教加添罪。 五、问:野兽与人类,皆有欲望,其分别在于何处呢? 老母答:两者亦有共同的欲望,就是对食物的饱食欲,两性间的性欲,孔子也说“食色,性也。” 野兽所需要的是原始性的冲动,人类是理性的动物,对于“食”与“色”的行为上,是发乎情,止乎礼,是合于人际间理智之规范。 修道人,修的是理性之道,是人类共同行为的合理化,所以升华的结果,便是超乎于灵肉物欲之上,其生活并不受“食、色”所限,原始的冲动,不但动不了他的心,而且还持之以修炼中和之性。 现代人,好色多欲,讲求享乐机巧,却是暗毁先天性灵,沦为禽兽之徒,是伪装人样的兽性人格,无怪乎?地狱客满,仙佛难过,老母望儿回家,竟是遥遥无期。 偈曰:甘露酒三千,法雨处处飘。  风中佛音布,众迷应知错。 六、问:古人修道,皆以贫道自居,难道一旦发心修行,就不可以发财了是吧? 老母曰:“贫道”之称,乃是贫于欲望,富于道修之谓,并不就是,“贫苦困乏的道人”之谓也。 现在社会,讲真修行的,有不少是大富豪之类,这些人与别人不同之处,乃在于能善用金钱,做适当的财布施,修道人也必须能作能劳,赚钱之事,取之有道,公平合理的赚钱方法,才是修道人所乐于效法,能不能发财,是看你的因果,与修道并无抵触。 七、问:修道人是必须避免婚姻吗? 老母曰:修道人,是不可以逃避婚姻的,缘份来到,逃都逃不了,依照自然因果律,不可免强自己,但顺因缘,就可以的呀!有缘则聚,无缘则散,夫妻结合,有若阴阳相配,与修道并不违背。 家庭之中,芝麻小事,烦琐杂事,皆是修道助缘,乃今世消业障,了因缘的大好机会,李树浩所以老母,把道场设在“家里”,就是这个地方,最容易试炼修道人的本性,因为外表上的虚伪,在此地是毫无作用,内心所感,用亲情之考,一试便知,假也假不了,天眼如电,天耳如雷,何能遁隐呢! 八、问:宗教信仰,五花八门,杂乱无以适从,身为修道人,如何自持呢? 老母曰:宗教之事,自纯而杂,自古以来,便是如此,只是现代人,好逞小聪明,傲慢自大,于是乎越分越激烈中国百戏之师,其实大道无为,顺自然本性尔,浊世众生,不明此理,自创门派,虔信之士,何从何适呢?此亦是老母担忧之处也。 修道人,自修天真心法,先求自己尽心于人伦五常之事,不必刻意与人辩道,道理是会愈讲愈不知道的呀!由起居小事,行持慈悲助人之心,便是现世菩萨。 今旨造释疑宝卷,即是由书中阐明修心法则,莫执五教之偏,把修道道场,放在家里,由心中找到主持之人,这个人奉行天真自然之本性,不向外求缘,从人性的冲击中,打开一条大道,这便是宗教的秘密,天真心法主人了! 故曰:五教皆有理是焉,大道却是五教源。  若因教派闹意气,则是信教迷中迷。 九、问:修道人必须皈依何种教派吗? 老母曰:天地间,只有一种教,就是大道之教,五教法相,乃应化方便,并不可以加以分割赵誉博,搞得现在天下大乱。 故修道人,以“理”为教,奉“圣贤”为师,习先贤圣王之道为修行心法王晓棠简历,皈依教派,不为教义所惑,才是修道人本色也。 今日降此宝卷,即是为有心修行的人而设想太上魂道,故众修不论何门何派,但记老母之言: 教派有别人为迁,无为大道心法炼。 五教应化皆是缘,同源道一水火牵。 经典出世自昔时,现代修行嫌落伍。 不着文字破迷蒙,了悟经中启悟新。 十、问:何以有部分佛教界,把所有鸾堂著作之善书皆视为邪书,或是武断的斥为一贯道所出者? 老母曰:佛本是无我人相之差别,所谓“外道”,乃是根据当时印度各国邪教横行所言,若是中土国本之道教,或是孔孟之教,只能说是修行方法有别而已,其实是殊途同归。 鸾书,皆有注明出处,地址以及堂名,若果是一贯道之著书,自然有政府机关来取缔,不必因派门不同而用意猜测。 鸾门,亦非鸾门,而是融合五教之教,配合中国文化精神,经诸天仙佛,降文而示现人间,所以鸾生修众,不可有执他教为“外道”与“邪教”之想法,把持住自己,修习人道伦理之事,便是修行。就是世俗的所谓一贯道、先天大道-……之信众,只要能忠于政府,孝亲父母,修人伦之事,一概可称为同修,则社会可致详和之气,“外道”、“邪教”有何差别乎?! 十一、问:修道与国家有何关系? 老母曰:修道,是修“忠贞”与“仁恕”之道,五伦,首条便是“君臣守忠”之道,故身受国恩,而能今世修行,必报国家护翼之忱,所以说:“宗教,乃是以忠为之教”也。 修道人,若是做出败坏国家的行为,已失“忠贞体国”之道本,如何能够成道乎!乃叛道之徒也。 自古以来,只有爱国忠贞成为“神职”,未有祸国殃民、汉奸之辈,登上神榜。 偈曰:国家是道修行好,忠恕称雄英灵傲。  天地正气配文华,山川水秀钟明高。 十二、问:修道的平常生活态度如何? 老母曰:修道人,是用平常心,行平常之事,于生活上并不特殊,遇到难题,心里不忧不惧,宽宏大量,谈笑之中,问题便解决圆满,乃是因为他宁愿为了顾全大局,而牺牲小我,也因为,他能无私容忍,道义结交也。 快乐是人之所好,痛苦是人之所恶,可是他却认为快乐以及痛苦,是由外缘影响,由心里反应出来的感受,所以他是“外缘动乱,心中不动”,心里面主人,有若泰山磐石一般,指挥千军万马,毫不杂乱,笃定安祥,而万事就绪王丽达老公。 所以,“平常心”就是“道心”,把握其“常”,行持不乱,自然幽雅,不因外物而喜,不因外事而忧,时机到来,就当仁不让,时机未至,则虚怀若谷,食衣住行,适中就便,工作勤奋,取财有道,风花雪月,不闻不问,有闲之时,乃是“静定安虑得悟性,开卷有益学圣贤”,就有道而正焉,如此而已,希望众修效学也。 解冤孽之道 无极老母 降 世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制造冤孽,所以欲避免冤孽者,必须不与人结怨、不中伤、不害人、不制造是非、不谈人之长短、不暗箭伤人,能容人处且客人,能忍人处且忍人,凡事礼让三分,就无冤孽可结也。 或有前世所结来之冤孽,此孽债流到此世,债主是一定要来讨还的,所以负债人,若非病缠绵,就是做事不如意,运途多舛,伤身损财等等。 欲求解消前世冤孽,必须不怨天,不尤人,不与计较掠心女法医,一心一意行善立德,不杀生灵,以期将功赎罪,才可以解消冤孽也。 语云:「冤可解,不可结。」一旦结冤,则孽障随身,任你求神问卜亦不得解除的,必须行善造功,如印赠经典、善书、协助代天宣化、劝人弃恶从善,其功果莫大,37.7度算发烧吗上天就能准许尔将功果来化除冤孽,此孽债就可一笔勾消了。有诗为证: 诗曰:冤孽缠身难解厄 必须道果化灾危   世人行善修功德 业障随时即可移 又诗:冤家宜解不宜深 结怨之人祸必侵   作孽多端无所祷 必须积德化甘霖 圣示真语 玉清元始天尊:大道本无形,虚空曰大道,天下万教万宗,皆是一炁所化,可惜世人不能悟彻此理,故无法得道,所谓「大道同源,万教归宗」即是此理。 基督(耶稣):天上一家,空中无限,不同子民,一胞所化,皆是上帝原灵,圣母(玛利亚)即是老母,玄玄(玄玄上人)即是天父,不同国界,一样的希望→幸福快乐。 回主(穆罕默德):各教所奉敬之主神,皆是受 无极始祖 之命下凡转生分掌五教,立大道教门,主旨救世度众,在各地适应国土风情立教布道。 释迦牟尼佛:上天普化再"以儒为启教,以释而依归,以道为圭臬",倡三教合一,如此不偏不倚,方是正道。 儒教孔圣人:天地之间存在着因果定律乃千真万确之事,人在天地间当秉持良知良能来立身处世,方不致积罪满身,获罪于天地无所祷也。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:"万法唯心",善无大小,德无上下,只要与人方便,与世有利,以救世救人为出发点或目的地,都是善、是德。 太清太上道祖:为人者,当报答君亲师之恩。为人之原则是也:一者忠君爱国;二者孝敬父母;三者尊师重道。 上清灵宝天尊:六道轮回中生生不息,或生或死,不了俗家之缘。不思量大限如梭,推迫而急,一旦众生之呼吸断了,万贯家财也非宝也,似草露而怕朝曦。人为万物之灵,人之荣枯得失无常,总要早觉脱离六道轮回张筱婕,始为上乘之道也。奈大道光明人不进,地府幽冥偏闯行。而都是修道之人无心向学修悟,是以大道难得也。富贵贫贱终难脱一死,惟有智慧者早渡此身。致引众仙佛不忍袖手旁观,而频涉俗尘阐化世人之业。宏开航渡之缘,迷者不回头之人,遥遥难测。末劫三期浩荡连天,欲脱其身之危者,惟行善可赎,愿世众生勿执迷而自误。 水官大帝禹王:世间众生往往心存怀疑,在阳间有人之存在,于阴间不知有鬼魂否?又言:"人死如灯灭",认为人死了如同灯火熄了,什么都没有了。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天真,事实上可没那么简单。"人"就是灵魂与肉体之结合。人死后肉体腐化成白骨,而"灵魂"则不生不灭地依旧存在。因此,人死后之灵魂,就要依照你之肉体日常在人间之所作,到地府接受审判。 地官大帝舜王:奉劝世人,敬神一点心,孝亲全意诚,父母双亲乃是活菩萨、活圣佛,假若在家就近之活菩萨、活圣佛,你都不能诚心诚意去礼敬,那又何苦老远的跑到宫堂寺庙来烧香参拜?! 天官大帝尧王:凡是天界诸真,各星宿等,道果有进步,或天地神祇,普化苍生,救世扶危有功者,经由我审核后,转呈玉帝接功升级。如天界诸真、天地神祇,有失职责,或犯过者,如查属实,经我考核后,转报玉帝,勅命变贬降。以上所指,乃是中下界神祇而言,若得道高真,进入无极界果位,不再轮回者,则免受此管辖。再者人间成道之原灵,亦必经三官之考核,始成按功证果。凡人善恶,本处亦注籍在案,世人要求福远祸,决定于善恶两途。众生如命运多乖,诸事不顺,乃前世造业多端,今世如能在神前忏悔发愿行善,天官可以赐福之。若有孝子发善愿为父母求寿祈福,孝心感天,天官亦必降福予人。三官本为一体,悯人度世心切,故以赐福、赦罪、解厄济度苦难者,若世人上体天心,下顺人伦,则有求必应。 伏羲始祖:天有天规,地有地律,人有法律。今生为人,知修真道者,千万忤逆不得,不孝子,任你多求神奉佛无益。学道、修道、修身、修口,先修心吧。 神农大帝:善乃修身之本,学道之根,人若不善如同禽兽一般,善小应可作红楼小婢,恶小不可行,今生降世为人之目的,为了悟天道 至理,学养性之道,祈望天下之众生个个能脱业而登极乐瑶门。 轩辕黄帝:"人生宝贵,却是时间不多。"诚然,人生短暂,有如朝露,难道世人情愿划地自限而永沉欲海?人人具有佛性,所以人人可以成圣佛,只要珍惜生命,清洗明镜;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则本性圆通,功德具足,则返登极乐世界,合家团圆,岂不是永生逍遥之乐乎! 地藏王菩萨:圣道有路,地狱无门,此书开卷即开天堂之门,世人勿轻弃之。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