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 @ 10-01 00:45:42   全部文章   0/219

世界之窗门票成满智者所愿(297~298) 道次第讲授-慈成之光

成满智者所愿(297~298) 道次第讲授-慈成之光
道次第讲授 成满智者所愿(297)

宗喀巴大师造论 法尊法师汉译
蒋扬仁钦翻译
若谓我许修施等行不同彼者,若唯以修施等行故,与他分别,是说我与和尚修了义见同。若不尔者,无分别定亦当分别。又一切分别皆系生死,汝岂非求解脱生死?若求解脱,则行惠施、持净戒等皆须分别,修彼何益?前已广说。以是若许一切分别皆系生死,和尚尤善,汝被相违重担所压。
他方反驳说:我的布施、持戒等行,与支那和尚之布施、持戒等行不同。宗喀巴大师说:如果你只是在方便品上不同,难道你们在见解上是相同的吗?如果你不觉得你们的见解是相同的,那么支那和尚的无分别定和你的无分别定的差别是什么?你说一切分别都是生死根本,难道你不想要解脱生死?如果解脱生死要断除一切分别,那么你在持戒、忍辱、精进时,难道不是以分别来修?在此的分别心是具有义共相的识。如意识去执取瓶子时,会知道瓶子是有为法,像这样的执取就属于分别执取,因为不是像根识去执取瓶子一样,它是执取个别的内涵,所以叫作分别。「分别」这两个字有很多不同的诠释,在此的分别心就是具有义共相的识。支那和尚认为是此、非彼的这种分别执是生死根本。宗喀巴大师反驳说:你认为必须要修持戒、忍辱、精进等。你不了解布施,你怎么修布施?你不了解戒的内涵,你如何持戒?这些广大方便品都是靠分别心去行。既然你要以分别心去修这些的话,那就与你先前所说的—一切分别是生死根本有矛盾了。支那和尚对「一切分别都是生死根本」的部分解释很多,如果你的主张与支那和尚的主张相同,那你会有很多矛盾。
又彼学者,有作是念,若多观察二我相执之境,其次乃断能执之心。如犬逐石,是名由外断截戏论卢六六。故从最初持心不散,如犬逐咬掷石之手。由修彼故,于相执境令心不散,一切戏论自内断截。故学教理抉择正见,唯于名言漂流随转。此乃最下邪见,谤毁一切佛经、六庄严等聪睿诸论。以彼经论唯用教理抉择义故。又二我相执所执之义,当善观察境为何等,次以清净教理,于彼所执定解为无,须从根本倾彼谬妄。若全未得如斯定解边立军,唯持其心,尔时于二我境虽未流散,然非唯彼证无我义。若不尔者,则重睡眠、闷绝等位,彼心无散,彼等亦当通达无我,太为过失。犹如夜往未谙崖窟,有无罗剎,心怀恐怖,不使燃烛照观有无,除彼怖畏,而云「持心莫令罗剎分别散动」板垣辰子,与彼相同。《修次下编》说,犹如战时,不效勇士张目,善观怨敌所在而相击刺,反如怯兵,见他强敌,闭目待死。如云:「《曼殊室利游戏经》云:『童女,云何菩萨胜诸怨敌?白言:曼殊室利,谓善观察,见一切法皆不可得。』故瑜伽师应张智眼异世雷皇,以妙慧剑败烦恼敌,住无所畏,不应如彼怯人闭目。」故如于绳误以为蛇生恐怖时,当生定解,知彼盘者是绳非蛇,灭其错误及怖畏苦我的女皇上司。如是误执实有二我,由彼错误起生死苦,应以教理引决定解,决断全无我执之境,了知我执纯为错乱。次修彼义灭除错误。若彼灭者,则彼所起生死众苦一切皆灭。中观论等观境破者,理由即尔。提婆菩萨云:「若见境无我,能灭三有种。」《入中论》云:「分别依有实事生,实事非有已思择。」此说由边执分别执有实事,彼等乃生,已多观察彼境非有。又云:「通达我为此境已,故瑜伽师先破我。」正理自在云:「若未破此境,非能断此执,故断有德失,贪欲瞋恚等,由不见彼境,非以外道理。」其说极多。
又有一派认为:透过教理观察来断除人我执和法我执,就像是用石头把狗赶走一样,只是表面上赶走,不是真正赶走。所以这派的学者认为,最佳的方式就是一开始使心不流散,如把要投掷石头的手抓住。如果你要把石头往外丢,但是已经把掷石之手抓住,那就无法把石头往外丢。所以只要抓住自己的心,心的妄念之石就无法往外散,如此心不会流散到二执境,一切戏论就都可以从内部截断,这才是最究竟的道理。宗喀巴大师说:「此乃最下邪见,诽谤一切佛经、六庄严等聪睿诸论,以彼经论唯用教理抉择义故。」三藏十二部经典在诠释法义时,都是透过观察思维。若依你所说,等于这些观察思维都没有用处,间接诽谤了三藏十二部经典。如果没有透过清净道理反复地观察,只是把心持住,不往人我、法我流散,光是不想自性,这不叫作了解空性。前说苗、芽的认知有三种:一、以自性的差别执取为苗、芽,是俱生法我执。二、以无自性的差别执取苗、芽,因为已经通达空性的缘故,所以见苗、芽如同梦、幻、泡、影。另一者是没有区分自性和无自性的差别,只是很单纯地执取苗、芽。这种情况难道就是了解空性吗?昏倒或熟睡一次,就是了解、通达空性一次?这实在是很荒谬。若是如此,认知空性就太简单了。我们到一个黑暗的地方,担心有没有罗剎,此时若不拿火烛好好地照亮四周常胤,看看有没有罗剎,只是自己骗自己,让自己不要去想罗剎,令心不要往罗剎的方向流散,想以这种方式来断除对罗剎的畏怖,这不是很愚蠢吗?与其如此,还不如拿灯火去照照看,就知道有没有。又如同战争时,真正的勇士是看哪里有敌人,以兵器加以反击,彻底消灭敌人;而不是明明有敌人,却闭着眼睛不去看,想以此远离对敌人的畏惧,这样做是于事无补的。
又若宣说,一切分别皆系生死,故修空时应当断除一切分别。应如是观,异生修空,空无我义,为现不现?若现见者,彼补特伽罗应成圣者,以现通达无我义故。若汝妄说现证无我不违异生。我等亦说虽未现证空无我义补特伽罗不违圣者,遍相等故。若谓如此现证真实补特伽罗,未知自境是真实义,更待诸余补特伽罗以圣教因成立真实令彼了解,尤为智者堪笑之处。以说弟子现量证得,犹待师长比量立故。如斯言论,莫于了知正理者前而妄谈说。
又不应说虽以现量证真实义,以比量因成立其名。正理自在云:「彼为极愚者,牧女已成故。」谓已成义乃至牧女皆能立名。若于彼义仍复愚蒙,乃立彼因,愚痴如斯,若许亦能现证真实,当说更有何等愚人不证真实。纵是真实,譬如白相虽亦是牛,然非牛相,如是唯由现见真实,不可安立为真实相,亦违自许。故说成立真实名言,显然言竭,兹不广破。
若修空者所修无我空义非是现事,则许无分别识取非现事,尤为可笑。总其修空,异生之心,于无我境,心未趣向,修空相违,若心趣向,其境定是现否随一。现证无我应成圣者,若许异生,其无我义是不现见,尔时唯以总相证无我义,与离分别,则成相违。又加行道世第一法,尚须总相证无我义,而许现在初发业者,修习空性,心离分别,最为相违。于无我义,若离分别犹易成立。其无错乱,应是瑜伽现量,于无我义,是离分别无错识故。故若未得正见,以正理破我执境,唯执持心,于二我等不令逸散,许为修习真无我义,及许异生离分别识修习无我,是极漂流教理道外。
又有人说:一切分别都是生死根本,所以观修空性时,应该远离一切分别。宗喀巴大师说:正在修空的这个凡夫,他正在观修空性的那个证量,是现量还是比量?如果是现量,那这个人就不应该称为凡夫,应该称为圣者才对。如果你胡说八道说现证空性不一定不是凡夫,那我也可以说未现证空性不一定不是圣者,道理相同。「若谓如此现证真实补特伽罗,未知自境是真实义,更待诸余补特伽罗,以圣教因成立真实令彼了解,尤为智者堪笑之处」,现量这个无分别识不是自己了解真实义,必须透过他人而了解,这种说法更荒谬了。还有说:以现量了解空性,可是所谓「现量了解空性」的这个名称是由比量来成立的。宗喀巴大师说:像这样愚蠢的回复,还能成为现证空性的圣者的话,那还有谁不能现证空性!因为谁现证空性后,还需要依赖比量再去了解「现证空性」的名称!既然不能以比量安立「已经证得空性」这个名相,可见你已经无话可说了,因为你现在许的宗,即如何成立真实的这个宗,没有任何名言可以成立的话刘荷娜老公,那你现在立的宗到底是什么宗?总之,大师针对现证空性之后,还要依赖比量再去了解「现证空性」的名称,做出以上的反驳。
「若修空者所修无我空义非是现事,则许无分别识取非现事,尤为可笑。」正在观修空性的凡夫,不是以现量证空性,是以分别识来观修空性。无分别识所了解的境,就是现识所了解的境。既然你说不是以现识了解境,却又说是无分别识所安立,那就很奇怪了,因为无分别识就是现识。
总之,凡夫在观修空性时,心没有缘取空性的内涵而说修空的话,这是很矛盾的。心所缘取空性的内涵,不是现量的境,就是非现量(分别识)的境。如果是以现量观空性,就会变成圣者。如果(证空之量)是非现量,就是分别识,而你现在又说(证空之量)是离分别,那就相违了。再者,在加行道世第一法时,是以分别识去了解空性的。若依你所说,不要说加行道,连资粮道都未得到,只是一开始了解空性的初业者,一个初了解空性者,修习空性时,是远离一切分别识,那岂不是比加行道还要厉害?如果是以离分别识通达空性,这叫瑜伽现量,这是圣者所拥有的、离分别的无错乱识。
道次第讲授 成满智者所愿(298)

宗喀巴大师造论 法尊法师汉译
蒋扬仁钦翻译
破第二宗者。有作是说:若未获得无我空见,不分别住,理非修空,我等亦许,故前非理。然得无我了义正见补特伽罗,其后一切无分别住,皆是修空。此亦非理。若得正见补特伽罗,凡彼所修无分别义,一切皆修了义正见所抉择义,则彼补特伽罗修菩提心,有何理由非修正见,汝当宣说。若谓修菩提心,虽是已得了义正见补特伽罗所修之事,然于尔时,非忆彼见,安住见上而修习故。若尔,已得正见补特伽罗于修行时,若忆彼见安住见上所有修习,纵是修空,然彼一切无分别住,云何皆为修习正见?故得见已,于修习时当忆前见所抉择义而修真空,唯闷然住无所分别,非修空义。此中自宗言全不分别,前奢摩他及此科中,多数宣说,谓不多观察此是、此非,执一所缘而便安住,非离分别。
第二宗说:没有了解空性之前,只是无分别住的这种观修,不叫作空性的观修,我也是如此承许,所以先前第一宗所说不符合道理。第二宗的见解是,了解了空性之后,所有的无分别住都是修空。菩提心既然是分别识,所以修菩提心时,就不是修空性。宗喀巴大师问:修菩提心的时候,为什么没有修学空性?他人回复说:虽然这个人之前已经了解了空性,可是他在观修菩提心时,并没有想空性,并没有安住在空正见上来修。宗喀巴大师说:这个已经了解空性的人,他要让自己的心安住在正见上才叫作修空的话,那么之后所有的无分别住、所有的不想,怎么会叫作想空义呢?因为你所谓的想空义,是要刻意地让心缘在空义的内涵上。无分别住的意思是完全地不想、完全地不执着。既然如此,那就与想空义完全相违了。如同昏倒时,也是完全地不想、不执着,这时候的无分别住,不叫作想空义,并不是修空。自宗所谓不分别的意思是什么?先前讲奢摩他时有提到,在此毗钵舍那章中又说到,不观察此是彼、此非彼而安住叫无分别修,但这不是远离分别的意思,并不是离分别识,只是让心不作意。
克主?洛桑嘉措有说到,在很特殊的情况下,如因缘具足的上师和因缘具足的弟子,弟子内心的善习气快成熟了,在这种难得的机缘下,上师会给予特殊的口诀,透过气、脉、明点的观修来修学无作意、无分别心。依由金刚乘,上师的传承,或与上师无二的本尊的加持,再加上弟子个人的善习气傅腾龙,在众多因缘聚合时,透过无分别作意来了达空性,这是很特殊的情况。
若是因为有这种特殊事例,而想以这种方式对所有众生做引导,那就太愚蠢了神捕铁中英,因为每个人的根器不同。所以我常说孔龙震,教法弘扬的方式有两种,一种是视个别的根器,就是看当时的情况、师徒之间的三昧耶关系等众多的因缘,而传授个人不共的口诀。这仅限于师徒之间的互动而已,并不适用于一切圣教的弘扬。一切圣教的弘扬,最主要是依大论典,尤其是那兰陀寺的教授传承。
破第三宗者。有作是说,不许初宗未得正见无分别住为修真空,其得见后无分别住皆修空性,亦非所许。然每临修无分别时,先以观慧观察一次,其后一切无分别住,皆是修习空性之义。此亦非理。若如是者,则临睡时,先以正见观察一次,其后重睡无分别时,亦成修空,太为过失。以此二者同以正见观察为先,不须当时安住见上而修习故。故以正见善观察已,住所抉择无自性义,次略延长便失其见,全无分别安住其心,赵c亦非修空。故当令自分别敏捷,住不住见相续观察而善修习。
第三宗的说法是,在每一次的无分别住之前,先思维空性的内涵,之后再进入无分别住,这个叫作观修空性。宗喀巴大师答:还未睡觉之前,先想空性的内涵,等到熟睡打呼之后,叫作观修空性,这过失太大了。因为在做无分别观修的当下,并没有任何空性的思维,所以这不叫观修空性。
破第四宗者。有作是说,不许前三,修空性时,当于空性先引定解,次于彼义摄持其心,不观余事,正安住者,是为无倒修习空性,以非如初宗心未向空,非如二宗修无分别,不忆空见,非如三宗见观为先,次无分别,不住见故。此言以见观察义,谓忆其见,次于见上唯修安住,许为修空,非应正理。如是于空作止住修,唯奢摩他,仍无观修毗钵舍那修习之理,故无止观双运修法,唯一分故。
第四宗不许第一宗─不了解空性就去做无分别修,也不许第二宗─以为了解空性之后的一切无分别修是修空,也不许第三宗─每一次无分别之前有一次空性的观修就可以,而是在每一次的无分别修之前先了解空性,在空性的概念仍存余的情况下做无分别修,这叫作观空。宗喀巴大师说:止住在空性上的修习,叫缘空奢摩他点金神手,并非缘空毗钵舍那。所以修空不一定是无分别的止修,如缘空止观双运。
辰二、立自宗
第二、自宗。若未得无我了义正见,其身一切修行,皆未趣无我,故须先得无我正见。又此非唯了知便足,于正修时,当忆其见而复观察,于所观义应善修习。又于无我义须二种修,谓不观察住与观慧思择,非以一分便为满足。
巳一、双修止观之理
此中分三:一、双修止观之理;二、于彼断诤;三、略摄修要。今初
双修止、观之理者,于无我义,若无决断定见,则不能生毗钵舍那功德,以说此见是彼因故。又说未闻彼见圣教障彼观故。《解深密经》云:「世尊,此奢摩他、毗钵舍那,以何为因?慈氏,清净尸罗、闻、思所成清净正见,以为其因。世界之窗门票」又云:「于诸圣教不随欲闻,是毗钵舍那障。」《那罗延请问经》说「由闻生慧,慧断烦恼」等,如前所引,多宣说故。
从彼正见生毗钵舍那之理,谓初抉择时,由多教理观察抉择。既抉择已,不以观慧数思择修,唯止住修,犹不能生,故成奢摩他后,正修观时,当观察修。
要生起缘空毗钵舍那前,要对无我的内涵生起绝对的定解,而且要反复地思维观察,如此才能生起缘空毗钵舍那。所以未听闻、未学习圣教,是缘空毗钵舍那最大障碍。
如何透过无我的正见修学毗钵舍那?刚开始依教理反复观察,决定无我。决定无我的内涵后,为了先成办缘空奢摩他,所以暂时不以观慧数数观察,只是让心安住在已抉择的内涵上。生起了缘空奢摩他后,这时候就不应该只是安住在已决定的无我内涵上,又要反复地思维,直到生起缘空毗钵舍那。
此有一类,初虽不许全不观察,然以闻、思抉择之后于正修时,谓观察修诸分别心皆是相执,不如是修,是许分别皆是相执,及诸异生离分别识而修无我,前已广破,不应道理。
又彼一切分别皆是谛执,于正修时须破除者,正抉择时亦是分别抉择,彼等亦应破除。又为弟子讲说、辩论、著述、观阅,彼等一切皆是分别,汝于尔时,亦当破除。以诸谛执修时应破,余时不破,无差别故。若不许尔,而说教理多门观察,是于未解无我义时,为求通达,已得正见正修行时,则无所须。若尔,真见道中现证无我,次更修习已见无我,当成无义。若谓须修,以诸修惑由修乃断,唯以现见不能断除。此亦相同,前以闻、思虽已抉择,更当修习所抉择故。如几许修所抉择义,则有尔许猛利、恒常、明了、坚固、定解等德,可现见故。《释量论》云:「决定与增益,能害所害故。」此说彼二能、所害故,如其定解坚固、猛利,增益便受尔许伤损。故于此中,亦须渐增无性定解,当由多门思维能破及能立故。若不尔者,则于无常、业果、生死过患、大菩提心及慈悲等,得了解已,应不更观察,惟念我死而修习之,理由等故。故欲引生清净定解,惟念我死、为利有情愿当成佛、众生可愍等,但有誓愿而非完足,当以众多理由思维。如是坚固、猛利无性定解,唯有誓愿亦非完足。当由众多能立、能破门中思维,于下士时已数宣说。
有一派说:一切分别都是执取自性相的分别执(执取自性有的分别执)。分别执不一定都是缘取自性的,可是有很多人把分别执误认为一定是执取自相的分别执,所以宗喀巴大师破除这个说法,提醒弟子不要误认。不仅过去如此,现在仍有许多人认为修学空性就是毫不执着,一切分别都是执取自相的分别执。
「谛执」就是谛实有的执着,谛实有、真实有、自性有、自相有,都是同样的意思,只是异名。宗喀巴大师数数说分别执不一定是谛实有的执着,但是对方仍然坚持。宗喀巴大师就反问:你说不要执着,那么你与弟子辩论时、或著作时、或观阅种种经典时,你也是以分别心去辩论、著作、观阅的,这些你也应该破除才对。而且你对弟子讲述之时,你一定会立宗,这时候也应该一起破除才对。为什么一切谛执必须要破除,而讲述、辩论时的分别执不需要破除末世小地主?他人回复:不是这样的。在未通达空性之前,必须要由教理多门观察。可是已经通达空性后,在修空性时,就不需要再做观察修了。宗喀巴大师反问:若如此,见道现证空性后,就不需要再观修空性了,因为观修空性已经没有利益。你要怎么回答?他人说:见道现证空性之后,因为修道所断的烦恼还没有断除,为了断除修道所断的烦恼,还是要修学空性。宗喀巴大师说:与此相同,即使了解了空性,还是需要反复观修,因为反复地观察、思维,内心会慢慢地与空性接近,才会产生更猛利的、更长久的、更坚固的、更明显的空正见,最后能够获得现证空性的智慧。「如其定解坚固、猛利,增益便受尔许伤损」,如果不是这样,那么是否了解了无常、业果,生起了菩提心、慈悲心之后,就不需要再念死无常,不需要再思维业果了?而且这种猛利、坚固、非常明显的空正见,并不是透过发誓获得,而是经由众多能立、能破门中思维而得。
点赞是随喜,评论是思考,转发是分享!
请将这份爱传递!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