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 @ 03-04 03:07:44   全部文章   0/112

5250摩訶止觀科判四-天台宗

摩訶止觀科判四-天台宗

·
香赞
炉香乍爇,法界蒙熏,
诸佛海会悉遥闻,随处结祥云,
诚意方殷,诸佛现全身飞影电影城。
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
無上甚深微妙法,百千萬劫難遭遇。
我今見聞得受持,願解如來真實義。
至诚顶礼十方三世佛法僧三宝!
至诚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佛!
至诚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菩萨!
至诚顶礼弘传天台教观历代大德!
【接上期】
摩訶止觀
隋?天台智者大師說
隋?章安灌頂大師錄
庚三、顯是三
辛一、標列
顯是更為三,初四諦,次四弘,後六即。
辛二、釋三
壬一、約四諦三
癸一、正明四諦三
子一、分別四種四諦二
丑一、依經列
四諦名相出大經聖行品,謂生滅、無生滅、無量、無作。
丑二、解釋四
卯一、明生滅
生滅者,苦集是世因果,道滅是出世因果。苦則三相遷移,集則四心流動,道則對治易奪,滅則滅有還無。雖世出世,皆是變異,故名生滅四諦也。
卯二、明無生滅
無生者,苦無逼迫,一切皆空,豈有空能遣空?即色是空,受想行識亦復如是,故無逼迫相也。集無和合相者,因果俱空,豈有因空與果空合?歷一切貪瞋癡,亦復如是。道不二相,無能治所治,空尚無一,云何有二耶?法本不然,今則無滅,不然不滅,故名無生四諦也。
卯三、明無量二
辰一、正釋四
巳一、苦諦
無量者,分別校計苦有無量相,謂一法界苦尚復若干王笑菲,況十法界?則種種若干,非二乘若智若眼所能知見,乃是菩薩所能明了。謂地獄種種若干差別,鈹剝割截,燒煮剉切,尚復若干,不可稱計,況復餘界種種色、種種受想行識?塵沙海渧,寧當可盡?故非二乘知見,菩薩智眼乃能通達沙西拉克。
巳二、集諦
又集有無量相,謂貪欲瞋癡,種種心,種種身口,集業若干。身曲影斜,聲喧響濁,菩薩照之不謬耳。
巳三、道諦
又道有無量相雷小雪,謂析體拙巧,方便曲直,長短權實,菩薩精明而不謬濫。
巳四、滅諦
又滅有無量相,如是方便能滅見諦,如是方便能滅思惟,各有若干正助,菩薩洞覽無毫差也。又即空方便正助若干,皆無若干,雖無若干而分別若干,無謬無亂。又如是方便能析滅四住,又如是方便能體滅四住,如是方便能滅塵沙,如是方便能滅無明,雖種種若干,彼彼不雜。
辰二、以四悉結
又三悉檀分別故有若干,第一義悉檀則無若干;雖無若干,從多為論,故名若干,稱無量四諦也。
卯四、明無作
無作四諦者,皆是實相,不可思議,非但第一義諦無復若干,若三悉檀及一切法無復若干。此義可知,不復委記。
子二、對土增減
若以四諦豎對諸土,有增有減:同居有四,方便則三,實報則二,寂光但一。若橫敵對者,同居生滅,方便無生滅,實報無量,寂光無作(云云)。
子三、以因緣釋成二
丑一、正釋
又總說名四諦,別說名十二因緣,苦是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生、老死七支,集是無明、行、愛、取、有等五支,道是對治因緣方便,滅是無明滅乃至老死滅。
丑二、引證二
寅一、引經
故大經開四四諦,亦開四十二因緣,下智觀故得聲聞菩提,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,上智觀故得菩薩菩提,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。
寅二、引論三
卯一、對四四諦二
辰一、通對
又中論偈云:“因緣所生法”,即是生滅;“我說即是空”,是無生滅;“亦名為假名”,是無量;“亦名中道義”,是無作。
辰二、別對
又解:因緣即集,所生即苦,滅苦方便是道,苦集盡是滅。
卯二、對因緣二
辰一、略對
又偈言因緣,因緣即無明,所生法即行、名色、六入等。
辰二、引論文判
故文云:“為利根弟子說十二因緣不生不滅相”,指前二十五品;“為鈍根弟子說十二因緣生滅相”,指後兩品。
卯三、結同
當知論偈總說即四種四諦,別說即四種十二因緣也。
癸二、約諸經二
子一、列章
已分別四四諦竟。諸經明種種發菩提心,或言推種種理發菩提心,或睹佛種種相發菩提心,或睹佛種種神通,或聞種種法,或遊種種土,或睹種種眾,或見修種種行,或見種種法滅,或見種種過,或見他受種種苦而發菩提心。略舉十種為首,廣說(云云)。
子二、解釋二
丑一、正釋二
寅一、廣釋前四四
卯一、約推理三
辰一、標
推理發心者。
辰二、釋四
巳一、生滅
法性自天而然,集不能染,苦不能惱,道不能通,滅不能淨。如雲籠月,不能妨害。却煩惱已,乃見法性。經言:“滅非真諦。”因滅會真,滅尚非真,三諦焉是?煩惱中無菩提,菩提中無煩惱,是名推生滅四諦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發菩提心。
巳二、無生滅
推無生四諦發心者,法性不異苦集,但迷苦集失法性。如水結為冰,無別冰也。達苦集無苦集,即會法性。苦集尚是,何況道滅?經言:“煩惱即是菩提,菩提即是煩惱”,是名推無生四諦上求下化發菩提心。
巳三、無量
推無量者,夫法性者名為實相,尚非二乘境界,況復凡夫?出二邊表,別有淨法,如佛藏經十喻(云云),是名推無量四諦上求下化發菩提心。
巳四、無作
推無作者,夫法性與一切法無二無別,凡法尚是,況二乘乎?離凡法更求實相,如避此空,彼處求空。即凡法是實法,不須捨凡向聖。經言:“生死即涅槃,一色一香皆是中道”,是名推無作四諦上求下化發菩提心。
辰三、重示功能
若推一法,即洞法界,達邊到底,究竟橫豎,事理具足,上求下化,備在其中,方稱發菩提心。菩提名道,道能通到橫豎彼岸,名發心波羅蜜。故於推理委作淺深,事理周遍,下去法法例爾。
卯二、覩佛相好二
辰一、標
觀佛相好發心者。
辰二、釋四
巳一、劣應相好
若見如來,父母生身,身相昺著,明了得處,輝麗灼爍,毘首羯磨所不能作。勝轉輪王,相好纏絡,世間希有,“天上天下無如佛,十方世界亦無比”。願我得佛,齊聖法王,我度眾生,無數無央,是為見應佛相好上求下化發菩提心(云云)。
巳二、勝應相好
若見如來,知如來無如來。若見相好,知相好非相好。如來及相,皆如虛空,空中無佛,況復相好?見如來非如來即見如來,見相非相即見諸相,願我得佛齊聖法王(云云),我度眾生,無數無央,是為見勝應相好上求下化發菩提心。
巳三、報佛相好
若見如來身相,一切靡所不現,如明淨鏡,睹眾色像。一一相好,凡聖不得其邊,梵天不見其頂,目連不窮其聲,論云“無形第一體,非莊嚴莊嚴”深渊对峙。願我得佛,齊聖法王,是為見報佛相好上求下化發菩提心。
巳四、法佛相好
若見如來,知如來智,“深達罪福相,遍照於十方,微妙淨法身,具相三十二”。一一相好即是實相,實相法界,具足無減,願我得佛,齊聖法王,是為見法佛相好上求下化發菩提心(云云)。
卯三、現神變二
辰一、標
云何見佛種種神變發菩提心?
辰二、釋四
巳一、劣應神變
若見如來依根本禪,一心作一,不得眾多。若放一光,從阿鼻獄,上至有頂,火光晃耀,天地洞明,“日月戢重輝,天光隱不現”,願我得佛,齊聖法王(云云)。
巳二、勝應神變
若見如來依如來無生理,不以二相應諸眾生,能令眾生各各見佛,獨在其前,願我得佛,齊聖法王(云云)。
巳三、報佛神變
若見如來依如來藏三昧正受,十方塵剎起四威儀,而於法性未曾動搖,願我得佛,齊聖法王(云云)。
巳四、法佛神變
若見如來與諸神變,無二無異,如來作神變,神變作如來。無記化化,化復作化,不可窮盡,皆不可思議,皆是實相而作佛事,願我得佛,齊聖法王(云云)。
辰四、聞法二
巳一、正明聞法不同三
午一、明聞法所從
云何聞種種法發菩提心?或從佛及善知識,或從經卷。
午二、正明聞法四
未一、聞生滅
聞生滅一句即解世出世法,新新生滅,念念遷移,戒慧解脫,寂靜乃真,願我得佛,能說淨道(云云)。或聞生滅即解四諦皆不生不滅,空中無刺,云何可拔?誰苦誰集?誰修誰證?畢竟清淨,能所寂然,願我得佛,能說淨道(云云)。或聞生滅即解生滅對不生滅為二,非生滅非不生滅為中,中道清淨,獨拔而出生死涅槃之表我和上官燕,願我得佛,能為眾生說最上道。獨拔而出,如華出水,如月處空(云云)。或聞生滅即解生滅、不生滅、非生滅非不生滅,雙照生滅不生滅,即一而三,即三而一,法界秘密,常樂具足,願我得佛,能為眾生說秘密藏。如福德人執石成寶,執毒成藥(云云)。
未二、聞無生滅
若聞無生,謂二乘無三界生,菩薩未無生。若聞無生,謂三乘皆無三界生。若聞無生,二乘非分,但在菩薩,菩薩先無分段生,次無變易生。若聞無生,一無生一切無生。
未三、聞無量
若聞無量一句,例如此。若聞無量,謂二乘方便道四諦、十六諦等以為無量。若聞無量,謂二乘自用伏惑,不能化他,菩薩用此無量自去惑,亦化他。若聞無量,謂二乘無分,但在菩薩,菩薩用斷界內塵沙,亦伏界外塵沙;若聞無量,謂二乘無分,但在菩薩,菩薩用斷界內外塵沙,章慕良亦伏無明。若聞無量,謂但在菩薩,菩薩用伏斷無明。
未四、聞無作
若聞無作一句,例亦如此。若聞無作,謂非佛、天人、修羅所作,二乘證此無作,思益云:“我等學於無作,已作證得,而菩薩不能證得(云云)。”若聞無作,謂三乘皆能證得。若聞無作,謂非二乘境界,況復凡夫?菩薩破權無作,證實無作。若聞無作,謂即權無作,證實無作。
午三、結聞法之意
若得此意,隨聞一句,通達諸句,乃至一切句、一切法而無障礙(云云)。
巳二、以論偈結之三
午一、略明用論意
夫一說眾解,是義難明,更約論偈重說之。
午二、正示結相四
未一、明生滅二
申一、正結
若言“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”者,既言因緣所生,那得即空?須析因緣盡,方乃會空,呼方空為即空。“亦名為假名”者,有為虛弱,勢不獨立,假眾緣成,賴緣故假,非施權之假。“亦名中道義”者,離斷常名中道,非佛性中道。
申二、辨異
若作如此解者,雖三句皆空,尚不成即空,況復即假、即中?此生滅四諦義也。
未二、無生滅二
申一、正結
若因緣所生法不須破滅,體即是空,而不得即假即中。設作假中,皆順入空。何者?諸法皆即空,無主我故;假亦即空,假施設故;中亦即空,離斷常二邊故。
申二、辨異
此三番語雖異,俱順入空,退非二乘析法,進非別非圓,乃是三獸渡河,共空之意耳。
未三、無量二
申一、正結
若謂即空即假即中者,三種邐迤,各各有異。三語皆空者,無主故空,虛設故空,無邊故空;三種皆假者,同有名字故假;三語皆中者,中真、中機、中實故俱中。
申二、辨異
此得別失圓(云云)。
未四、無作
若謂即空即假即中者,雖三而一,雖一而三,不相妨礙。三種皆空者,言思道斷故;三種皆假者,但有名字故;三種皆中者,即是實相故。但以空為名,即具假中,悟空即悟假中,餘亦如是。
午三、總結
當知聞於一法,起種種解,立種種願,即是種種發菩提心,此亦可解。
寅二、略明後六
其淨土、徒眾、修行、法滅、受苦、起過等發菩提心,例前可解,不復委記。
丑二、以三止觀結三
寅一、釋二
卯一、標
上來所說既多,今以三種止觀結之。
卯二、正釋三
辰一、釋頓
然法性尚非一法,云何以三四推之?
辰二、釋漸四
巳一、法
今言一二三四,說法性是所迷,苦集是能迷,能迷有輕重,所迷有即離。約界內外分別即有四種苦集,約根性取理即有一二三四不同(云云)。若界內鈍人,迷真重,苦集亦重,利人迷真輕,苦集亦輕。界外利鈍輕重,亦如是。法性是所解,道滅是能解,所解有即離,能解有巧拙。界內鈍人,所解離能解則拙,利人所解即能解亦巧。界外利鈍,即離巧拙,亦如是。
巳二、譬
所以者何?事理既殊,昏惑亦甚。譬如父子,兩謂路人,瞋打俱重,瞋以譬集,打以譬苦。若謂煩惱即法性,事理相即,苦集則輕。實非骨肉,兩謂父子,瞋打則薄。
巳三、舉例
麤細、枝本、通別、遍不遍、難易等,亦如是。
巳四、示相
或云界內苦集底滯為重,界外升出為輕。或界內皮惑故為淺,界外肉惑故為深。
辰三、釋不定二
巳一、列
或言界內隨他意故為拙,界外隨自意故為巧;或言界內稱機故為巧,界外不稱機故為拙。或言界內有能所故為麤,界外無能所故為細;或言界內小道極在化城故為細,界外大道極在寶所故為麤。或言界內客塵故為枝,界外同體故為本;或言界內在初故為本,界外在後故為枝。或言界內小大共故為通,界外獨在大故為別;或言界內偏故為小,淺故為別,界外圓故為大,無隔故為通。或言界內短故為不遍杏林纪事,界外周法界故為遍;或言界內在一切賢聖共故為遍,界外獨在大緣故為不遍。或言界內用二乘方便故為難斷,界外但依無礙慧故為易斷。
巳二、結
如是等種種互說,今若結之,則易可解。
寅二、總結
若作淺深輕重者,漸次觀意也;若作一實四諦不分別者,圓觀意也;若作更互輕重者,不定觀意也。
寅三、勸進
皆是大乘法相,故須識之。若見此意,即知三種:漸次顯是,不定顯是,圓頓顯是(云云)。
癸三、問答料簡二
子一、正料簡三
丑一、第一問答二
寅一、問
問:集既有四,苦果何二?
寅二、答二
卯一、正答
答:惑隨於解,集則有四。解隨於惑,但感二死。
卯二、引例
例如小乘,惑隨於解,則有見諦、思惟。若解隨於惑,但是一分段生死耳。
丑二、第二問答二
寅一、問
問:苦集可是因緣所生法,道滅何故爾?
寅二、答二
卯一、正答
答:苦集是所破,道滅是能破读档人生,能破從所破得名,俱是因緣生法。
卯二、引證
故大經云:“因滅無明,則得熾然三菩提燈”,亦是因緣也。
丑三、第三問答二
寅一、問
問:法性是所迷,何故二?何故四?
寅二、答
答:法性隨權實是故二,法性隨根緣是故四。
子二、舉例
若見此意,例見相、聞法乃至起過,例作四種分別,廣說(云云)。
壬二、約四弘二
丑一、明來意三
寅一、結前生後
中約弘誓顯是者,前推法性、聞法等,其義已顯,為未了者,更約四弘。
寅二、分別同異
又四諦中多約解明上求下化,四弘中多約願明上求下化;又四諦中通約三世佛明上求下化,四弘中多約未來佛明上求下化;又四諦中多約諸根明上求下化,四弘中專約意根明上求下化。
寅三、正結來意
如此分別令易解,得意者不俟也。
丑二、正解五
寅一、正明四弘誓四
卯一、釋生滅四弘四
辰一、正明諦境二
巳一、正明四
午一、集境
夫心不孤生,必託緣起。意根是因,法塵是緣,所起之心是所生法。此根塵能所,三相遷動,竊起竊謝,新新生滅,念念不住。睒爍如電耀,遄疾若奔流。
午二、苦境
色泡、受沫、想焰、行城、識幻,所有依報,國土田宅,妻子財產,一念喪失,倏有忽無。三界無常,一篋偏苦。
午三、道境
四山合來,無逃避處,唯當專心戒定智慧。
午四、滅境
豎破顛倒,橫截死海,超度有流。
巳二、引證二
午一、正引
經言:“我昔與汝等,不見四真諦,是故久流轉。”
午二、結責
火宅如此,云何耽湎縱逸嬉戲?
辰二、起誓
是故慈悲,起四弘誓,拔苦與樂。
辰三、引例
如釋迦之見耕墾,似彌勒之觀毀臺5250,即其義也。
辰四、簡非顯是
以明了四諦故非九縛,起四弘誓故非一脫,是為非縛非脫發真正菩提心,顯是義明矣。
卯二、明無生滅四弘三
辰一、正明諦境五
巳一、正明
次只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,能生所生,無不即空。妄謂心起,起無自性、無他性、無共性、無無因性。起時不從自他共離來,去時不向東西南北去。此心不在內外兩中間,亦不常自有。但有名字,名之為心,是字不住,亦不不住。不可得故,生即無生,亦無無生,有無俱寂。凡愚謂有,智者知無。
巳二、總舉譬
如水中月,得喜失憂,大人去取,都無欣慘,鏡像幻化亦如是。
巳三、引證
思益云:“苦無生,集無和合,道不二,滅不生。”大經云:“解苦無苦而有真諦”,乃至“解滅無滅而有真諦”。
巳四、別舉譬
集既即空,不應如彼渴鹿馳逐陽焰。苦既即空,不應如彼癡猴捉水中月。道既即空,不應言我行即空,不行不即空,“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”滅既即空,不應言眾生、壽命,誰於此滅而證彼滅?生死即空,云何可捨?涅槃即空,云何可得?
巳五、重引證二
午一、引證
經言:“我不欲令無生法中有修道,若四念處乃至八聖道。我不欲令無生法中有得果,若須陀洹乃至阿羅漢。”
午二、引例
依例亦應言:我不欲令無生法中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我不欲令無生法中有貪欲、瞋恚、癡。
辰二、依境發誓
但愍念眾生,興誓願,拔兩苦,與二樂。
辰三、簡非顯是
以達苦集空故非九縛,達道滅空故非一脫,是為非縛非脫發真正菩提心,顯是義明矣。
卯三、別教四弘五
辰一、明誓境二
巳一、總明四諦境
只觀根塵一念心起,心起即假。假名之心為迷解本,謂四諦有無量相。
巳二、別明四諦境二
午一、苦集二
未一、總
三界無別法,唯是一心作,心如工畫師,造種種色。心構六道,分別校計,無量種別。
未二、別二
申一、別釋集諦
謂如是見愛,是界內輕重集相,界外輕重集相。
申二、別釋苦諦
如是生死,是分段輕重苦相,界外輕重苦相。
午二、道滅三
未一、總二
申一、法
還翻此心,而生於解。
申二、譬
譬如畫師,洗蕩諸色,塗以墡彩。
未二、別二
申一、道
所謂觀身不淨,乃至觀心無常,如是道品紆通化城;觀身身空,乃至觀心心空,空中無無常,乃至無不淨,如是道品直通化城;觀身無常,無常即空,乃至觀身法性,非常非無常,非空非不空,乃至觀心亦如是,如是道品紆通寶所;觀身法性,非淨非不淨,雙照淨不淨,乃至觀心法性,常、無常、雙照常無常,如是道品直通寶所。
申二、滅
是人見諦滅名須陀洹,是人思惟滅名三果;是人見滅名見地,是人思滅名薄、名離、名已辦,乃至侵習名辟支佛;是人見思滅名十住,塵沙滅名十行、十迴向,無明滅名十地、等覺、妙覺;是人見思、塵沙滅名十信,無明滅名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。
未三、結
分別十六門道滅不同,及一切洹沙佛法,分別校計,不可說不可說。如觀掌果,無有僻謬,皆從心生,不餘處來。
辰二、出入假相
觀此一心,能通不可說心,不可說心能通不可說法,不可說法能通不可說非心非法。觀一切心,亦復如是。
辰三、簡非
九縛凡夫不覺不知,如大富盲兒坐寶藏中,都無所見,動轉罣礙,為寶所傷。二乘熱病,謂諸珍寶是鬼虎龍蛇,棄捨馳走,伶竮辛苦五十餘年。雖縛脫之殊,俱貧如來無上珍寶。
辰四、正明發誓
起大慈悲誓願,拔苦與樂。
辰五、結顯是
是為非縛非脫發真正菩提心,顯是義明矣
卯四、圓教四弘四
辰一、正明諦境二
巳一、明三諦境四
午一、總標三
未一、標一念三諦
次根塵相對,一念心起,即空即假即中者。
未二、標根塵法界
若根若塵,並是法界。
未三、標互融
並是畢竟空,並是如來藏,並是中道。
午二、別釋三
未一、法三
申一、正釋
云何即空?並從緣生,緣生即無主,無主即空;云何即假?無主而生即是假;云何即中?不出法性,並皆即中。
申二、結歸
當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,並畢竟空,並如來藏,並實相。
申三、複疏
非三而三,三而不三。非合非散,而合而散,非非合非非散。不可一異,而一而異。
未二、譬
譬如明鏡,明喻即空,像喻即假,鏡喻即中。不合不散,合散宛然。不一二三,二三無妨。
未三、合
此一念心,不縱不橫,不可思議。非但己爾,佛及眾生,亦復如是。
午三、引證四
未一、引經明理齊
華嚴云:“心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”,當知己心具一切佛法矣。
未二、引二經證理齊
思益云:“愚於陰界入,而欲求菩提。陰界入即是,離是無菩提。”淨名曰:“如來解脫,當於眾生心行中求;眾生即菩提,不可復得;眾生即涅槃,不可復滅。一心既然,諸心亦爾,一切法亦爾。”
未三、引觀經明佛體遍
普賢觀云:“毘盧遮那,遍一切處”,即其義也。
未四、結
當知一切法即佛法,如來法界故。
午四、釋疑二
未一、立疑
若爾,云何復言“遊心法界如虛空”?又言“無明明者,即畢竟空”?
未二、正釋二
申一、釋
此舉空為言端,空即不空,亦即非空非不空。又言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,心中具一切佛法,如地種,如香丸者,此舉有為言端,有即不有,亦即非有非不有。又言一色一香,無非中道,此舉中道為言端,即中而邊,即非邊非不邊,具足無減。
申二、誡
勿守語害圓,誣罔聖意。
巳二、明四諦境二
午一、釋
若得此解,根塵一念心起,根即八萬四千法藏,塵亦爾,一念心起亦八萬四千法藏,佛法界、對法界、起法界,無非佛法,生死即涅槃,是名苦諦;一塵有三塵,一心有三心,一一塵有八萬四千塵勞門,一一心亦如是,貪瞋癡亦即是菩提,煩惱亦即是菩提,是名集諦;翻一一塵勞門即是八萬四千諸三昧門,亦是八萬四千諸陀羅尼門,亦是八萬四千諸對治門;亦成八萬四千諸波羅蜜。
午二、結
無明轉即變為明,如融冰成水替身老婆,更非遠物,不餘處來,但一念心普皆具足。如如意珠,非有寶非無寶,若謂無者即妄語,若謂有者即邪見,不可以心知,不可以言辯tk时代。
辰二、正明發誓二
巳一、起誓之由
眾生於此不思議不縛法中而思想作縛,於無脫法中而求於脫。
巳二、正誓
是故起大慈悲,興四弘誓,拔兩苦,與兩樂。
辰三、顯是
故名非縛非脫發真正菩提心。
辰四、辨異
前三皆約四諦為語,今約法藏、塵勞、三昧、波羅蜜,其義宛然。
寅二、料簡二
卯一、正料簡二
辰一、問
問:前簡非,併言非,今顯是,何故併言是?
辰二、答
答:所言併是者,皆非縛非脫,故言併是,通皆上求故;又次第漸入到實,故言併是;又實難知,借權顯實,故言併是,此三番擬世界悉檀言併是也。又權不攝實,實則攝權,欲令攝顯易見,故言併是,此一番擬為人悉檀故言是也。又一菩提心一切菩提心,若不說者,不知一切,故言併是,此一番擬對治悉檀明是。若究竟而論,前三是約權,後一約實。
卯二、舉譬
譬如良醫有一秘方,總攝諸方;阿伽陀藥,功兼諸藥;如食乳糜,更無所須;一切具足,如如意珠。權實顯是,其義可知。
寅三、一是異名三
卯一、正明異名三
辰一、一大事
又一是者,一大事因緣故。云何為一?一實不虛故,一道清淨故,一切無礙人,一道出生死故。云何為大?其性廣博,多所含容,大智大斷,大人所乘,大師子吼,大益凡聖,故言為大。事者,十方三世佛之儀式,以此自成佛道,以此化度眾生,故名為事。因緣者,眾生以此因感佛,佛以此緣起應,故言因緣。
辰二、不思議
又是者,不可言三,不可言一,不可言非三非一,而言三一,故名不可思議是也。
辰三、無作
又是者,非作法,非佛、非天人、修羅所作。常境無相,常智無緣。以無緣智緣無相境,無相之境相無緣之智,智境冥一而言境智,故名無作也。
卯二、引證
又是者,如文殊問經云:“破一切發,名發菩提心;常隨菩提相,而發菩提心;又無發而發、無隨而隨,又過一切破、過一切隨,雙照破隨,名發菩提心。”如此三種,不一不異,如理、如事、如非理非事,故名為是。
卯三、舉例
若例此義,無作、不可思議、一大事因緣等諸法門,皆言破,皆言隨,皆言非破非隨无棣易网,雙照破隨。
寅四、判權實二
卯一、判
又前三是上中下智所觀,後一是上上智所觀;前三是共,後一是不共;前三淺近曲,後一深遠直(云云);前三是小中大,後一是大中大、上中上、圓中圓、滿中滿、實中實、真中真、了義中了義、玄中玄、妙中妙、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。
卯二、結
若能如此簡非顯是,體權識實而發心者,是一切諸佛種。
寅五、約譬廣歎二
卯一、約理以明生善滅惡德二
辰一、正釋二
巳一、明生善德
譬如金剛,從金性生,佛菩提心,從大悲起,是諸行先。如服阿娑羅藥,先用清水,諸行中最。如諸根中命根為最,佛正法正行中此心為最。如太子生,具王儀相,大臣恭敬,有大聲名。如迦陵頻伽鳥,[穀-禾+卵]中鳴聲,已勝諸鳥。
巳二、明滅惡德
此菩提心有大勢力,如師子筋弦;如師子乳;如金剛槌;如那羅延箭;具足眾寶,能除貧苦,如如意珠。雖小懈怠,小失威儀,猶勝二乘功德。
辰二、結要二
巳一、結二
午一、以功能結
舉要言之,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,能成三世無上正覺。
午二、以止觀結
若解此心,任運達於止觀,無發無礙即是觀,其性寂滅即是止。
巳二、會異名
止觀即菩提,菩提即止觀。
卯二、約事以明生善滅惡德二
辰一、明生善
寶梁經云:“比丘不修比丘法,大千無唾處,況受人供養?六十比丘悲泣白佛:‘我等乍死,不能受人供養。’佛言:‘汝起慚愧心,善哉善哉。’一比丘白佛:‘何等比丘能受供養?’佛言:‘若在比丘數、修僧業、得僧利者,是人能受供養。四果四向是僧數,三十七品是僧業,四果是僧利。’比丘重白佛:‘若發大乘心者復云何?’佛言:‘若發大乘心,求一切智,不墮數、不修業、不得利,能受供養。’比丘驚問:‘云何是人能受供養?’佛言:‘是人受衣用敷大地,受摶食若須彌山,亦能畢報施主之恩。’”當知小乘之極果,不及大乘之初初。
辰二、明滅惡五
巳一、以所滅之惡顯法勝妙
又如來密藏經說:“若人父為緣覺而害,盜三寶物,母為羅漢而污,不實事謗佛,兩舌間賢聖,惡口罵聖人,壞亂求法者,五逆初業之瞋,奪持戒人物之貪,邊見之癡,是為十惡惡者。”
巳二、舉能滅菩提二
午一、法
若能知如來說因緣法,無我、人、眾生、壽命;無生無滅,無染無著;本性清淨;又於一切法,知本性清淨。解知信入者,我不說是人趣向地獄及諸惡道果白云叶山。何以故?法無積聚,法無集惱。一切法不生不住,因緣和合而得生起,起已還滅。若心生已滅,一切結使亦生已滅。如是解,無犯處。若有犯有住,無有是處。
午二、譬
如百年暗室,若然燈時,暗不可言:我是室主,住此久而不肯去。燈若生,暗即滅,其義亦如是。
巳三、判教二
午一、列
此經具指前四菩提心:若知如來說因緣法,即指初菩提心;若無生無滅,指第二菩提心;若本性清淨,指第三菩提心;若於一切法知本性清淨,指第四菩提心。
午二、況
初菩提心已能除重重十惡,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菩提心耶?
巳四、勸進二
午一、法
行者聞此勝妙功德,當自慶幸。
午二、譬
如暗處伊蘭,得光明栴檀。
巳五、料簡二
午一、問
問:因緣語通,何意初觀獨當其名?
午二、答二
未一、約法門次第答
答:以最初當名耳。
未二、約法相通別答
又因緣事相,初觀為便;若言生滅者,即別。後三例有通別,而從別受名耳。
壬三、約六即四
癸一、明用六即所以二
子一、設問
約六即顯是者,為初心是?為後心是?
子二、正答二
丑一、引論
答:如論焦炷,非初不離初,非後不離後。
丑二、釋所以
若智信具足,聞一念即是,信故不謗,智故不懼,初後皆是。若無信,高推聖境,非己智分;若無智,起增上慢,謂己均佛,初後俱非。為此事故酒井朝香,須知六即。
癸二、正明三
子一、列名
謂理即、名字即、觀行即、相似即、分真即、究竟即。
子二、離過
此六即者,始凡終聖,始凡故除疑怯,終聖故除慢大(云云)。
子三、別釋六
丑一、理即三
寅一、正釋
理即者,一念心即如來藏理,如故即空,藏故即假,理故即中。三智一心中具,不可思議,如上說。三諦一諦,非三非一。一色一香具一切法,一切心亦復如是,是名理即是菩提心。
寅二、會異名
亦是理即止觀。
寅三、止觀結
即寂名止,即照名觀。
丑二、名字即三
寅一、正釋
名字即者,理雖即是,日用不知,以未聞三諦,全不識佛法。如牛羊眼,不解方隅。或從知識,或從經卷,聞上所說一實菩提,於名字中通達解了,知一切法皆是佛法,是為名字即菩提。
寅二、會異名
亦是名字止觀。
寅三、止觀結
若未聞時處處馳求,既得聞已,攀覓心息名止;但信法性,不信其諸,名為觀。
丑三、觀行即四
寅一、正釋
觀行即是者,若但聞名口說,如蟲食木,偶得成字,是蟲不知是字非字。既不通達,寧是菩提?必須心觀明了,理慧相應,所行如所言,所言如所行。
寅二、引證
華首云:“言說多不行,我不以言說,但心行菩提”,此心口相應,是觀行菩提。釋論四句,評聞慧具足。如眼得日,照了無僻。觀行亦如是暴烈之情,雖未契理,觀心不息。如首楞嚴中射的喻,是名觀行菩提。
寅三、會異名
亦名觀行止觀。
寅四、止觀結
恒作此想名觀,餘想息名止(云云)。
丑四、相似即二
寅一、正釋
相似即是菩提者,以其逾觀逾明,逾止逾寂,如勤射鄰的,名相似觀慧。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不相違背,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,如六根清淨中說。
寅二、會異名
圓伏無明名止,似中道慧名觀(云云)。
丑五、分真即二
寅一、正釋
分真即者,因相似觀力入銅輪位,初破無明,見佛性,開寶藏,顯真如,名發心住。乃至等覺丁连山,無明微薄,智慧轉著。如從初日至十四日,月光垂圓,暗垂盡。若人應以佛身得度者,即八相成道;應以九法界身得度者,以普門示現,如經廣說,是名分真菩提。
寅二、會異名
亦名分真止觀,分真智斷。
丑六、究竟即二
寅一、正釋
究竟即菩提者,等覺一轉,入於妙覺。智光圓滿,不復可增,名菩提果。大涅槃斷,更無可斷,名果果。等覺不通,唯佛能通,過荼無道可說,故名究竟菩提。
寅二、會異名
亦名究竟止觀。
癸三、舉譬
總以譬譬之,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而無知者,知識示之,即得知也。耘除草穢而掘出之,漸漸得近,近已藏開,盡取用之,合六喻可解(云云)。
癸四、料簡三
子一、第一問答二
丑一、問
問:釋論五菩提意云何?
丑二、答
答:論豎判別位,今豎判圓位。會之:發心對名字,伏心對觀行,明心對相似,出到對分真,無上對究竟。又用彼名名圓位,發心是十住,伏心是十行。
子二、第二問答二
丑一、問
問:住已斷,行云何伏?
丑二、答
答:此用真道伏。例如小乘,破見名斷,思惟名伏。明心是十迴向,出到是十地,無上是妙覺。又從十住具五菩提,乃至妙覺究竟五菩提。故地義云:“從初一地具諸地功德”,即其義也。
子三、第三問答二
丑一、問
問:何意約圓說六即?
丑二、答
答:圓觀諸法,皆云六即,故以圓意約一切法,悉用六即判位。餘不爾,故不用之。當其教用之,胡為不得?而淺近,非教正意也。
辛三、結斥二
壬一、正結
然上來簡非,先約苦諦升沈世間簡耳,次約四諦智曲拙淺近簡耳,次約四弘行願,次約六即位,展轉深細,方乃顯是。
壬二、引譬斥
故知明月神珠,在九重淵內,驪龍頷下,有志有德,方乃致之。豈如世人麤淺浮虛,競執瓦石草木,妄謂為寶?末學膚受,太無所知。
【续下期】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