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 @ 06-19 14:07:48   全部文章   0/101

中国稀土协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海昏侯出土文物随览-儁哥的色空世界

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海昏侯出土文物随览-儁哥的色空世界
想我十三朝古都大长安,建都早且历时久远董旭彬。古都周遭许多有名有姓的著名的中国帝王埋葬于此,所以现在有人将骊山跨长安城西接岐山一脉称做“东方帝王谷”征服堡垒,虽然与埃及卢克索的帝王谷年代与丰满尚有差距,但是就中国历史来说,这样称谓也不为过。因为,周秦汉武多位大帝安葬于此地。也是让世人渴望能够有朝一日观瞻当年的历史印证。 前年去南昌,有幸在博物馆观瞻了一回“海昏侯考古成果展”。就想说我大长安这个“东方帝王谷”中国稀土协会,因为考古保护的因素,却鲜少有帝王陵墓打开供今人历览,反倒让一个边远“废帝”抢下风头。一直有一个念头,把观瞻的感触写成文字。但关于海昏侯考古的发现,各种故事资料在网上可谓非常丰富,我也不是考古史学人士,不知从何说起,就一直耽搁下来。 今天有些空闲,就鼓起劲头,以我个人的视角,去领略一下汉古帝王的生活派头。 话要从渭河边的五陵源上的一座帝冢说起。这个老早的西安去咸阳机场的高速公路田卧勇太,越过渭河爬上坡,就能看到一个大型夯土堆。这就是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的同茔墓葬。 在上世纪90年代,因为要新修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缘故,当时的考古工作与土建推土机可谓争分夺秒。但是加快汉阳陵考古挖掘的,是发现有现代盗墓痕迹(据说还死了一个盗墓贼)。各位可别小看这个如今仍然不那么广为人知的汉阳陵。它其实是我国打开的第一座汉代帝王墓,也是中国迄今打开最早期的帝王陵墓。 1999年6月,时任国家领导J主席兴致昂然要去正处于扩展挖掘的汉阳陵参观,武警工程兵部队官兵花了五个小时,从当时的机场专用高速专门开辟了一个出口和铺设一条石子儿路,通往汉阳陵考古现场和临时展示馆,J主席满意得偿心愿。托J主席的福,我也在那个机会就进去观瞻了一番。现在回想起来,站在秦砖汉瓦的中间,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。后悔没有在地上捡上一块碎瓦片回来,也是个不错的纪念。 如今,在那个地方,已经修建起一座大型的“汉阳陵博物馆”。据专业人士说,这座博物馆,就是根据地葬的规制修建的,它印证了史籍中描述的汉代宫阙结构。景帝与王后就是分别埋葬于不同的墓穴(房间)中的。所以称为“同茔异穴墓”。 汉阳陵的墓主人刘启,就是中国知名“文景之治”的汉景帝,沿照父亲汉文帝刘恒的策略,削藩王,平七国之乱。把一个经过高祖征战,民不聊生,一个帝王车撵连八匹同样颜色的马都找不齐的年代,通过“无为而治”,兴“黄老之术”,实行轻徭薄赋、与民休息的政策。大力发展生产黑拳唐龙,在30多年的时间里,使得人民丰衣足食,家家有余量,官马(公务车)40万匹。为后来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建立“汉武盛世”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。 各种文化呢,在当朝“百花齐放”。而景帝本人呢,厉行节俭之风,墓葬行薄葬风格。在墓中随葬品,大多是土陶牲畜与人像,形制也比较小巧,基本没有见到值钱的稀珍乃至青铜器。整体上显得非常节俭,这在非常重视陵寝文化的古代帝王,可以说是让人大跌眼镜。
上几张照片(汉阳陵相关照片均拷贝自网络)。。。 而大量的彩陶裸俑,是汉阳陵独具特色的吸引眼球的物件。 学者和观者们大多认为赢渠梁,汉阳陵陶俑人物多面带微笑,表明当时社会安宁富足,人民幸福指数高。 据说,文帝韬光养晦,减赋爱民,补丁衣着,萝卜青菜,深得后人景仰。就当年黄巾军占领长安,大兴盗墓取宝补充军费,也唯独不动文景陵墓。但是,今人可是全然不管那一套咯。汉阳陵不是我想说的重点,因此也就点到为止。 啰嗦了这么半天大长安的汉阳陵,跟南昌的“海昏侯”有什么关系呢?海昏侯刘贺,实为这个汉阳陵墓主汉景帝刘启的重孙子,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。他们去世的日子相隔恰恰近100年。汉景帝公元前188-140年,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-59年。那么比较一下,百年后一个废帝的墓葬奢侈程度。 这是人物关系图。
昌邑哀王刘髆,汉武帝之子,封昌邑王(今山东潍坊一带)。这里大概说说那个时代的分封体系,汉代分封(也就是王公贵族以及军功卓著者的待遇)基本沿袭秦朝的体制,但是官阶称谓上却有较大变化。食邑,就是给官僚可以在封地向地方百姓收税的权力。但是自秦以后,中央越来越体现集权张韵凝,慢慢削弱地方势力的人力资源指挥权(那时候几乎全民皆兵,周诸侯封建制,是同时拥有地方武装的)。食邑多指在地方拥有指派税赋的权力,却不能够集结地方军队等等。秦朝是军权国,基本以将近20级军阶作为爵位的封赏。汉代开始有文职,且多改制,这里不细说。至于怎么收税,这个更是个细活儿,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,大概给个比较级有个概念: 王,万户,也称万户侯,最高俸禄; 郡王,五千户; 国公(相当于丞相),三千户; 郡公(相当于省长),二千户; 郡侯,一千户; 郡伯,七百户; 县子,五百户; 县男,三百户。。。 那么,万户侯到底有多少财富呢虐杀姬?按秦汉爵位制度,最高一级“彻侯”,岁俸1000石;最低一级“公士”,岁俸50石。根据《前汉纪。文帝二年》晁错上疏的计算,一户(五人二男耕百亩)年产约300石。那么万户侯(有史研究说实封也就1000户)郑英镇,算起来一户一年也就缴纳1石。是吗?!是的。但是,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”,除了直接按封地缴纳的食邑粮食,还有中央与地方财政:地租(约30%)、亩税(每亩10钱)、算赋(成年人头税)、口赋(未成年人头税)、践税、徭税等等。。。呵呵,阿拉算不清爽了! 话说回来。这个昌邑王刘髆死得早,膝下就一个儿子和几个女儿,继位者刘贺才四五岁,是典型“红二代”哈。结果呢朱丽岚,他那个皇帝堂哥汉昭帝刘弗陵21岁就死了,无后。主朝政的大将军霍光,就玺书征召(奇怪的君臣关系)刘贺进京继皇帝位。当时的刘贺才17、8岁,是个酷爱飙车的主。于是兴高采烈带领一帮随从飙车进京。 接下来的事就急转直下。史书载此人只知玩乐耍“獐”,在位27日,干了1127件荒淫怪诞之事。于是,遭霍光废除,仅仅做了27天皇帝,史称“废帝”,遣回昌邑,降汤沐邑2000户(哦荷,只有茶水钱了),其余姐妹享汤沐邑1000户。当然,后人就多猜度中间“史书”记载的真实性。这个不在此文的议论范围内。 新上台的汉宣帝也是儿皇帝,19岁上位。深觉在山东封地的“废帝”是个威胁。几经试探以后,降旨贬昌邑王刘贺为“海昏侯”,食邑4000户,迁至豫章(今江西鄱阳湖西侧一带)。实实在在地被剥夺了权力,但是给了维持一个贵族生活的费用。 而海昏的字义呢,不是昏庸的意思大道修真录。有两种说法比较有说服力:昏者,日之昏末之意;昏即黄昏,海者鄱阳湖,即鄱阳湖西侧居住的侯爵。刘贺就在这个海昏侯的位置上活到34岁,屡遭宣帝贬敕,最后临死时只剩食邑1000户的俸禄。海昏侯位经刘贺儿子袭承四代,结果谁继位谁即短命而亡,宣帝认为天不与之为侯,于是废黜了“海昏侯”位。家眷降为庶民。数年之后的后来,汉元帝体恤同宗血脉亲情,又重新封刘贺后人为“海昏侯”是为后话。 但是,我们在看到这位“废帝”随葬的器物金子的时候,无不为之奢侈至极而惊叹。 首先,一枚刻着“刘贺”二字的随身玉章,确立了这位墓主人的身份。旁边4号墓坑还出土了继位儿子“刘充国”的印章。 这枚印章十分具有考古价值。因为这让所有呈现出来的东西成为铁证的可信史。 先来看出土的金饼以及马蹄金吧。共计出土近200枚。具史学家匡算,一枚金饼的价值相当于当时3口之家一年的口粮。 金子的成色很高。据测,这几块金板,是纯度最高的,达96%以上。 至于这些金饼,还有一说,就是每到皇帝的祭祀活动,各地诸侯必须进献缴纳给天子的进贡。 除了这些个金饼马蹄金之类的财帛,还有约10吨重的五铢钱。 那么问题来了。刘贺去世时,海昏侯一家已经比较衰微,怎么还这么厚重的陪葬呢?葛洧吟一说是汉代制度,皇室成员去世,亲属是不能私自处理后事的,必须皇室派人主持后事。而按规制,必须有一定等级的随葬,且封侯王的身前物没有皇上的恩准,不能传于后人,必须随葬。另外就是咱屁民的认为,这不过是一位废帝财富的一丢丢而已,况且那个年代对去世的王侯葬礼还是非常重视的。 于是回到了开头说的那位“汉阳陵”景帝。那陶陶罐罐的随葬,寒酸啊! 也说说盗墓贼。这尊“海昏侯”陵墓的开掘,也是因为发现盗墓痕迹而得以向世间公开。但是后来发现,盗墓贼距离这些价值连城的金元宝器,仅仅咫尺之隔,而无功而返,功亏于馈。财富予人真的是缘分天意哦。 编钟等乐器,证实了侯王生前的主要娱乐项目。 饰物的精美程度以及描绘的宴乐场景,与百年前“文景之治”简朴的生活已经相去甚远。话说,搞这么一颗钉做衬衣袖扣,不知道牛掰成什么样子哦! 接下来的青铜生活器具,明显做工精良,而且非常具有价值的是上面镌刻有铭文。说明那个时代即便是一位废帝的生活也已经相当品味奢侈。 这一尊相似锅炉的青铜大器,是酒的蒸馏具。说明当时举办宴会的饮酒,经常是“原浆”饮品。 香炉,博山炉中的精品。 灯具。 尤其是这尊青铜雁鱼灯,美学角度上,简直美到爆。 漆器。日常用品,上面的漆色还依旧光亮如新。说明西汉的漆器制作水平已经相当发达。 据说,随葬品中有全本的《论语》简。其中有不少文房用品以及印鉴。有人由此推断年轻的海昏侯还是一位“文质彬彬”的弱君。我觉得据此推断也不足为据吧? 量器砝码。 以及这把君侯的佩剑,依旧寒光微露。 就这样,浏览看看。我当然不能完全帝罗列陈列的出土文物。据说,海昏侯的尸身是完整的,这无疑给史学家提供了DNA参考。给我们的秦汉史学提供了有力的实证之物。这才是更为重要的。因为我们主要依据的史书,大多缺乏考古实证,比较埃及的历史,恰恰是块短板。但是,周秦汉唐的历史长河,在我们的“东方帝王谷”埋藏着巨大的未知宝库,等待后人慢慢开启。 它实在太有吸引力了。就这个西汉废帝的陵寝之物,已经让人唏嘘乍舌。要是有一天打开秦始皇陵、汉武帝茂陵、唐高宗与则天女皇合葬的乾陵。。。还不得把下巴掉地上啊?! 离开博物馆,依赣江望对岸滕王阁,想当年帝王郡侯的奢侈生活,叹一句: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! 但历史留名的,却是那两位俭朴寒酸的灞渭河畔上的“文景”大帝!
敬请关注个人公众号“儁哥的色空世界”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