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 @ 05-27 09:58:00   全部文章   0/149

乐斗助手日常随学:《楞严经》讲“胎因情有”,那菩萨是如何乘愿再来的?等二问-心造心解

日常随学:《楞严经》讲“胎因情有”,那菩萨是如何乘愿再来的?等二问-心造心解

日常随学:《楞严经》讲“胎因情有”,那菩萨是如何乘愿再来的?等二问
一问:南无阿弥陀佛!大德师兄!我还想请教下,《楞严经》讲“胎因情有”,如果是乘愿再来的菩萨,那么我法执断尽,是否淫欲已经断尽,如果断尽了,我想请问是如何回来的呢?难道也是六识起烦恼而来的吗?历史上许多大德来的都很特殊,例如宝志禅师是在鸟窝里出来的重生之仙欲,虚云老和尚刚出生时是一个肉团。请教下师兄这是怎么回事?南无阿弥陀佛!
心事心决答:淫欲断尽的菩萨随愿力来。就是乘愿再来。他可以随因缘选择去哪里。可以直接去住胎的。一般人投胎时,见父母行淫而起贪欲进去。菩萨不起贪欲,可以直接进。比如有的人进中南海需要层层申请把关。有的人什么手续不需要。直接进。
如来藏具足染净一切功能。断我法执亲证本来的菩萨,只要有缘他就可以进。
你注意下,胎因情有的“情”,若是凡夫,是情欲;若是菩萨,是悲心,悲心似情而实非情。
菩萨再来又分三。一、通教菩萨。通教菩萨如果再来,断淫欲结,但是不断习气,留惑润生。须菩提断诸结使,而习气仍有。通教菩萨不知性具,所以他如果要想行菩萨道,他不会断尽习气。结使断掉。他入胎时有些迷,有些习气,但整体上是清醒。因为他只是留余习。
别教圆教二教菩萨,结与习气俱断尽。二教菩萨知实相具足一切。不会因为见思尽而不能入轮回。因此习气也会断尽。
“阿难,如是世界六道众生,虽则身心无杀、盗、淫,三行已圆,若大妄语,即三摩提不得清净,成爱见魔,失如来种。所谓未得谓得;未证言证;或求世间尊胜第一,谓前人言‘我今已得须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罗汉道、辟支佛乘、十地地前诸位菩萨’,求彼礼忏,贪其供养,是一颠迦,销灭佛种。如人以刀断多罗木,佛记是人,永殒善根,无复知见,沉三苦海,不成三昧。我灭度后,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,作种种形度诸轮转——或作沙门、白衣、居士、人王、宰官、童男、童女,如是乃至淫女、寡妇、奸偷、屠贩——与其同事秦文廉,称赞佛乘,令其身心入三摩地,终不自言‘我真菩萨’‘真阿罗汉’,泄佛密因,轻言未学,唯除命终,阴有遗付。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?——《楞严经》
末法时代有很多阿罗汉菩萨来的。
这些人不是贪爱来的。是大悲愿力来的。
善男子,菩萨变化示现世间,非爱为本,但以慈悲令彼舍爱,假诸贪欲而入生死。若诸末世一切众生,能舍诸欲及除憎爱,永断轮回,勤求如来圆觉境界,于清净心便得开悟。——《圆觉经》
菩萨来的,叫做假诸贪欲。就是菩萨来投胎,肯定也是人间男女行淫,然后他借机来。潜台词就是,其实如果有女人没有行淫,菩萨也可以投他的胎,出生。但是这不符合这个世间的常识,容易引起世人关注,太反常了。
所以,菩萨要来。也是选择男女行淫时,意思是这个意思。他假诸贪欲,就是他表现上不能违背淫欲受精卵这个过程。
同修:此情即是悲心!明白了!南无阿弥陀佛!感谢师兄!
“假诸贪欲”是不是“借助众生贪欲”的意思。就是“恒顺众生”然后转诸众生。是这个意思吧!
南无阿弥陀佛!
基本上明白了于震环!不过那个境界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些不可思议。南无阿弥陀佛!感谢师兄!
二问: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什么?
心事心决:往生极乐世界,信愿具足就可以,必生。
信愿具足的方式很多的。观经上品三生,中品前二生。或者说净业三福。然后回向念佛。或者是纯粹念佛(单念佛能信愿具足的比较少)
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愿力判断,若临终,是唯愿往生的,那就必生。阿弥陀经上说,愿生必生。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愿真切,临终必生。如果我们临终出现意外,愿力退失,那就不可能往生。无愿不生。
问:感恩居士,就是说要命终才可以?我看古代的祖师大德有公案是祈求阿弥陀佛提前来接引的,还有自己往树下跳的,是念到一心不乱能自我决定何时走了吗?
心事心决:信愿具足你知道的哈。不用求。你信愿具足的话,你会知道的。信愿具足肯定感应道交。你会知道。
净土别无奇特。其实就是发愿往生,老实念佛。就可以了。如果圣道戒定慧三学也会,那就是如虎添翼。圣道教观来辅助除烦恼习气,与实相相应。回向念佛往生。不会圣道也没关系,依净业三福安排自己生前余生。发愿往生,老实念佛,依然能生入佛家。
问:居士,如果一直没有感应道交,可否说明自己信愿还不具足呢?
心事心决:感应道交有深浅明暗的。如果确实有信,肯定佛菩萨有加持,只是自己可能不知道。有的加持我们可以清楚知道。有的就不一定,不是明着的。
问:感应道交不能对我说对吗?
心事心决:有的就不让你知道。
问:不能对我说吗?那自己咋清楚是感应道交呢?有个本愿法门的念佛道场,一个佛七打下来,十几个人都预知时至,听上去就不知道该不该信。那咋判断自己感应道交了?
心事心决:最好不要管阿弥陀佛那边。因为阿弥陀佛肯定随时准备好的。因地大愿已成。随时加持大梦浮华录。我们要看自己现前信愿是否有,是否真实,是否彻底。有这个,肯定有加持护佑。不可能没有的。因已经成就,果决定在路上。自心信愿已实,佛愿肯定来了。
你信愿到底具足没有?预知时至除非临走前说。平常只能说自己有信心,不能说阿弥陀佛定好了,那是惑乱世间。可以说自己有信心往生决定。但不能说阿弥陀佛定好了。这种道场可以远离的。感觉不太正。真正的感应道交,会令你的往生愿决定,或者令你信愿增进。
你我都可以说你必生,因为信心具足。但你不能说阿弥陀佛跟你我说了,那估计着魔了。这样清楚嘛?深层的感应道交,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。体会一切无性唯心。体会无我而悲心无量。这阿弥陀佛加持下的最好感应。浅层的反正就是一些瑞相了,美好的一切色声香唯触法尘了。这些很多人都有。心缘佛法,持续进行,肯定会多少有。
同修:明白了,感恩。
心事心决:你要问我,我就这么跟你说了。要学好净土,其实其他的尽量不看。看印光大师的,学学好。
同修:嗯,感恩您!南无阿弥陀佛。
心事心决:我特别推荐,印光大师。有人说这个浅,印光大师语言虽然浅,但对佛教是最透的一个,最有力的一个。力透纸背。
印光大师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师。现代人喜欢弄高深,不知道高深到最后全是浅淡。
十方来正士, 吾悉知彼愿,
 志求严净土, 受决当作佛。
 觉了一切法, 犹如梦幻响,
 满足诸妙愿, 必成如是刹。
 知法如电影, 究竟菩萨道,
 具诸功德本, 受决当作佛。
 通达诸法性, 一切空无我,
 专求净佛土, 必成如是刹。
——《无量寿经》
去了极乐世界,学习的佛法其实还是娑婆世界《金刚经》、《法华经》、《楞严经》一类的内涵。
那些本愿法门自认为感应道交,自说预知时至的,有几个知道,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要给极乐菩萨说的主要的法,其实娑婆世界已经有了?大藏经已经有了?恐怕都没有哈。本愿许多谤法谤得很深。若不忏悔,能不堕三恶道就很好了。
究竟的法,释迦佛在娑婆世界已经说了。去极乐世界只是说法者不同(佛与诸上善人),环境不同(净法界)。
同修:原来如此。
心事心决:如果看到的阿弥陀佛,不是临终来,而是平时来,要注意哈。临终来,是正常的,来接。平时念佛总是见,不一定就是。阿弥陀佛尊为法界王。不会有事没事来一下。要来就都是有必要的,一般临终前来,那没问题。
平时来不要太当真。特别是常见的,估计着魔了。普贤菩萨也是:愿我临欲命终时,面见彼佛阿弥陀。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是临终来接。不是平时。那些动不动预知时至的,都不知道给他受记的是何方神圣。
随缘谈谈。希望大家无碍于净土吧。
九品往生,阿弥陀佛都是临终来接。没一品是平时没事来接着玩的。普贤菩萨也随顺佛愿,说临终见佛。可以仔细品味下,九品尽是临终接:
“上品上生者,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,发三种心,即便往生。何等为三?一者、至诚心,二者、深心,三者、回向发愿心。具三心者,必生彼国。复有三种众生,当得往生。何等为三?一者、慈心不杀,具诸戒行;二者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;三者、修行六念,回向发愿,愿生彼佛国。具此功德,一日乃至七日,即得往生。生彼国时,此人精进勇猛故,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,及大势至、无数化佛、百千比丘、声闻大众、无量诸天、七宝宫殿,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,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。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,与诸菩萨授手迎接。观世音、大势至,与无数菩萨,赞叹行者,劝进其心。行者见已,欢喜踊跃,自见其身,乘金刚台,随从佛后,如弹指顷往生彼国。生彼国已,见佛色身众相具足,见诸菩萨色相具足,光明宝林演说妙法。闻已,即悟无生法忍,经须臾间,历事诸佛遍十方界,于诸佛前次第受记。还至本国,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。是名上品上生者。
“上品中生者,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,善解义趣,于第一义,心不惊动,深信因果,不谤大乘。以此功德,回向愿求生极乐国。行此行者,命欲终时,阿弥陀佛与观世音,及大势至、无量大众眷属围绕,持紫金台至行者前,赞言:‘法子,汝行大乘,解第一义,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乐斗助手。’与千化佛一时授手。行者自见坐紫金台,合掌叉手,赞叹诸佛,如一念顷,即生彼国七宝池中。此紫金台如大宝华,经宿即开。行者身作紫磨金色,足下亦有七宝莲华。佛及菩萨,俱放光明,照行者身,目即开明。因前宿习,普闻众声,纯说甚深第一义谛。即下金台,礼佛合掌,赞叹世尊。经于七日,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。应时即能飞至十方,历事诸佛,于诸佛所修诸三昧。经一小劫,得无生法忍,现前受记。是名上品中生者。
“上品下生者,亦信因果,不谤大乘,但发无上道心。以此功德,回向愿求生极乐国。彼行者命欲终时,阿弥陀佛及观世音,并大势至,与诸眷属,持金莲华,化作五百化佛,来迎此人。五百化佛一时授手,赞言:‘法子,汝今清净,发无上道心,我来迎汝。’见此事时,即自见身坐金莲华,坐已华合,随世尊后,即得往生七宝池中。一日一夜莲华乃开,七日之中乃得见佛。虽见佛身,于众相好,心不明了;于三七日后,乃了了见。闻众音声,皆演妙法。游历十方供养诸佛,于诸佛前闻甚深法,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,住欢喜地。是名上品下生者。是名上辈生想,名第十四观。”
佛告阿难及韦提希:“中品上生者,若有众生受持五戒,持八戒斋,修行诸戒,不造五逆,无众过恶。以此善根,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。行者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,放金色光,至其人所,演说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赞叹出家,得离众苦。行者见已,心大欢喜,自见己身坐莲华台,长跪合掌,为佛作礼,未举头顷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,莲华寻开。当华敷时,闻众音声赞叹四谛,应时即得阿罗汉道、三明、六通,具八解脱。是名中品上生者。
“中品中生者,若有众生,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,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,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,威仪无缺。以此功德,回向愿求生极乐国。戒香薰修,如此行者命欲终时,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,放金色光,持七宝莲华,至行者前。行者自闻空中有声,赞言:‘善男子,如汝善人,随顺三世诸佛教故,我来迎汝。’行者自见坐莲华上,莲华即合,生于西方极乐世界。在宝池中,经于七日,莲华乃敷。华既敷已,开目合掌,赞叹世尊,闻法欢喜,得须陀洹;经半劫已,成阿罗汉。是名中品中生者。
“中品下生者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孝养父母,行世仁义。此人命欲终时,遇善知识,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,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,闻此事已,寻即命终,譬如壮士屈伸臂顷,即生西方极乐世界。经七日已,遇观世音及大势至,闻法欢喜,得须陀洹;过一小劫清宫游记,成阿罗汉。是名中品下生者。是名中辈生想,名第十五观。”
佛告阿难及韦提希:“下品上生者,或有众生,作众恶业,虽不诽谤方等经典,如此愚人多造恶法,无有惭愧。命欲终时,遇善知识,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,以闻如是诸经名故,除却千劫极重恶业。智者复教合掌叉手,称‘南无阿弥陀佛’,称佛名故,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。尔时彼佛,即遣化佛、化观世音、化大势至,至行者前,赞言:‘善哉!善男子,汝称佛名故,诸罪消灭,我来迎汝。’作是语已,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,见已欢喜,即便命终幽丽塔,乘宝莲华,随化佛后,生宝池中。经七七日,莲华乃敷。当华敷时,大悲观世音菩萨,及大势至菩萨,放大光明邱慈云,住其人前,为说甚深十二部经;闻已信解,发无上道心;经十小劫,具百法明门,得入初地。是名下品上生者。得闻佛名、法名,及闻僧名、闻三宝名,即得往生。”
佛告阿难及韦提希:“下品中生者,或有众生,毁犯五戒、八戒,及具足戒。如此愚人,偷僧祇物,盗现前僧物,不净说法,无有惭愧,以诸恶法而自庄严。如此罪人,以恶业故,应堕地狱。命欲终时,地狱众火一时俱至,遇善知识,以大慈悲,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,广赞彼佛光明神力,亦赞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。此人闻已,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,地狱猛火化为凉风吹诸天华,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,如一念顷重生法医,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。经于六劫,莲华乃敷。当华敷时,观世音、大势至,以梵音声安慰彼人,为说大乘甚深经典;闻此法已,应时即发无上道心。是名下品中生者。”
佛告阿难及韦提希:“下品下生者,或有众生,作不善业,五逆十恶,具诸不善。如此愚人,以恶业故,应堕恶道,经历多劫,受苦无穷。如此愚人,临命终时,遇善知识,种种安慰,为说妙法,教令念佛。彼人苦逼,不遑念佛,善友告言:‘汝若不能念彼佛者,应称归命无量寿佛。’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十念,称‘南无阿弥陀佛’。称佛名故,于念念中,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命终之时,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,如一念顷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于莲华中,满十二大劫,莲华方开。当华敷时武幻轮回,观世音、大势至以大悲音声,即为其人广说实相,除灭罪法;闻已欢喜,应时即发菩提之心。是名下品下生者阿克萨娜。是名下辈生想,名第十六观。”
南无阿弥陀佛。
同修:若完全信受《楞严经》,至少是上品往生。明心见性的原因。魏吉英所以学习《楞严经》能提高自己往生的品位。随喜赞叹师兄。
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