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dmin @ 04-29 21:31:55   全部文章   0/256

仪表放大器旅行日记-武汉-同大校园之声

旅行日记|武汉-同大校园之声

关注我,就分你小鱼干
武汉,三座城市的往事书
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双城记赖丹丹。成都的双城记是凭借串串、冒菜、蹄花与火锅里的重庆一争长短;广州的双城记是仗着数百年的粤文化中心,在区域定位上死死压住深圳;青岛的双城记,要么越过渤海湾,与隔海相望的大连互为犄角,要么是以规模经济在省内吊打济南。
而武汉,背面着所谓的中原,让郑州成为另一个语境下的城市。南面的长沙,是中三角里的一支。东面的南京和西面的重庆,各自归属在巴蜀和江南的定位中,始终和武汉扯不上干系。这座孤独的城市,在漫长的历史中回溯,用自然地理和人文价值割裂出一座城市的三重场域。
关于武汉的所有概述中,最清晰的既不是流域概念的江南江北,也不是方位概念的东城西城。在中国661座城市里,唯有武汉被称作三镇。
仅在1946年以前,武汉还是泾渭分明的三座城池,各自守着决然不同的定位和优势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占领高地。即使是汉建城60余年至今,汉口人提起武昌,还是一脸不屑,而这种表情,可以完美的复制在提及汉阳的武昌人脸上。
汉口深处,总有沧桑的故事
比起盛唐就凭借“昔人已乘黄鹤去”威名远播的武昌,三国时就筑起却月城高墙的汉阳,汉口似乎没什么历史。
明朝中期,汉水改道从龟山北麓进入长江后,汉口才开始有人居住。到明朝末年,这座既没有城墙又没有建制的城镇,就仰着水利之便,通衢九省。及至康乾盛世,一跃与京师、苏州、佛山并称为天下四聚。再到汉口开埠,五国租界更是风光一时,1921年全球500大城市的榜单上,中国有两座城市入选,一是上海,一是汉口。风头之盛,连带着拥有1800年铸城史的武昌和汉阳,也跟着汉口并称三镇。
然而这座生来就风光无限的城镇,却一再饱受洪水和战火的洗礼。汉口的城市历史就是一部和洪水的抗争史。直到去年,即使有三峡大坝固若金汤的防护,一再上升的长江水位还是逼得汉口封闭了沿江码头的所有入口,武汉堤防局签下生死状,24小时守卫着长江最后一道防线。洪水定时肆虐,战火更是一再将汉口焚为焦土,数百年间,武汉人在汉口筑起堤坝抵御长江和后湖的水患,又一再从战后的废墟中重建汉口。
站在有百年历史的江汉关钟楼前,穿行在江岸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芦苇花里,走进几经翻修的中山大道,民国的武汉在行进的路上一再与你擦身而过。可若你从长江大桥上回望,殖民建筑在高楼的挤压下,仍顽强的捍卫着属于旧时代的城市天际线。
在汉口,最好的地方是那些破落的小巷子和巷子深处,自然生长出来的生活气息。不过比起杨汊湖和万松园,中山大道才是作为本地人最推荐的旅游目的地。不只是因为这条路本身有多美、这条路是贯穿汉口的大动脉,甚至不只因为这条路连接起江岸最美味的那几条宵夜街。只是那些藏在汉口深处丰盛又精致的部分,太渴望被看见。
唯此晴川历历,芳草萋萋
在武汉人眼中,汉阳多少是有些偏远的,即使这座由长江汉水之间夹角延伸出的陆地占据着武汉的正中心。但“武昌人经常去汉口邬晔纬,汉口人偶尔去武昌,汉口人武昌人都不去汉阳”的说法还是多多少少暴露了汉阳在三镇中略显尴尬的定位叶祥尧。但在我看来,秋冬时节的汉阳,真的美得不像话。
崔颢写“晴川历历汉阳树环箍蛇,芳草萋萋鹦鹉洲”大抵只是在黄鹤楼上远远眺望,就已经被芦苇荡和汉阳树所折服。然而当你亲身走过汉阳江滩,走过从晴川饭店往鹦鹉洲长江大桥的这段路,走过这座城市不断变化的堤岸,你才会明白地产广告里“长江最美一公里”,究竟是什么意思。
龟北路落下的那满山的苍翠、银杏和梧桐树,从晴川阁开始延伸,沿着长江一路蔓延。落叶滑过铁门关那被时间打磨得光亮的门头,滑过长江大桥钢筋铁骨的脊柱,突然的停在某处,然后由残荷和梧桐用余下的秋色所接替。在这条路上,蛇山上的黄鹤楼成为远山上的一个句点,汉口的喧嚣被汉江阻隔。这时的你会突然觉得,这条亘古不变的江和两座一旧一新的桥,就足以概括这座城市。更何况,还有古风尤韵归元寺和古琴台。前者为每一个武汉孩子提供了数罗汉的童年记忆,后者用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奇,让汉阳多出了太多雅致的气韵。
从消失的洗马长街到即将拆迁的西大街,汉阳的老底子似乎都快被拆尽了。这座沉默的城市,从民国至今gtv小水,一再被低估。但那些夺目的风景,不管是显正街那颗五百年的老树、江上漂泊的那艘叫知音号的货船,还是归元寺路飘香十里的虾神,都不曾有一刻觉得委屈。
在这里,永远有人正年轻着
相对江北,江南的武昌是另一座城市。连武汉话的普及程度都不尽相同的江南江北,其饮食混杂程度更是天壤之别,但最鲜明的对比,是年轻。
武昌是我见过最年轻的城市,汉口和汉阳的大学加起来,都没有武昌的一个零头多。这个号称80余所高校、130万大学生,全球大学生在校人数第一的城市概念我是传奇前传,其实就是特指武昌。所以也许你地铁坐着坐着突然就会看到满车厢的年轻人,看到那些张扬的面容,激越的神色,看到没有被生活欺负的荷尔蒙过剩的脸时,你就知道dnf贝雷斯,武昌到了。
在武昌泽美道,每年都会有数十万的新生涌入城市,他们用对各种美食的需求,创造出千奇百怪的堕落街;他们成为403艺术街区的忠实观众,驯养出17排剧院和亦言堂话剧中心;他们做音乐,玩涂鸦,或是干脆创业,成为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人物。
这座城市的年轻人们,通过大量的创造和消费,进而以一种热切的姿态成为城市的新主人。不管什么时候,只要你走在光谷或是街道口,看到的永远是那些随处可见的,迎面走来的神采奕奕的年轻人。
不禁让人感叹道,在武昌,永远有人正年轻着。
口齿留香的四大名小吃
民以食为天,说起武汉,怎么能不聊一聊它的声名远扬的几大小吃呢?老通城的三鲜豆皮、四季美的汤包、蔡林记的热干面、田启恒的糊汤粉等等。其中又以老通城、小桃园、蔡林记、四季美合称武汉“四大名小吃”,曾经的风光无限,让很多“老武汉”如数家珍。
武汉热干面与山西的刀削面、两广的伊府面、四川的担担面、北方的炸酱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,是武汉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。据说,上个世纪30 年代初期,汉口有个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。一个夏天的晚上,李包还剩下许多面没卖完,他怕发馊变质,就把面条煮熟后捞起来晾在案板上t5687。在收拾东西的时候,李包一不小心将油壶里的麻油泼在面条上了邙天尺。他当时灵机一动,索性把麻油拌和到面条里,然后将面条扇凉。第二天早上,李包将拌过麻油的面条放在沸水里烫热,再滤干水放到碗里,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芝麻酱、榨菜、酱油和香醋等佐料,顿时香味扑鼻,惹得人们争相购买蓝英洁。吃过面条后,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,他脱口而出,说是“热干面”。从此以后,李包便专门卖起“热干面”来高相佑一,还教了许多徒弟。几年后,有个姓蔡的徒弟在汉口满春路开了一家热干面馆,庞祖云店名叫“蔡林记”,因其热干面,晶洁爽口,味道鲜美,深受广大市民的赞赏,渐渐成为武汉市经营热干面的名店,并且享有武汉名小吃的美誉。
豆皮本是黄陂的乡土风味小吃,制法是将绿豆、大米混合磨浆,在锅里摊成薄皮,内包煮熟的糯米、肉丁等馅料,用油煎好。“老通城”酒楼却精益求精,以鲜肉、鲜蛋、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,创制出三鲜豆皮,皮包金黄发亮李令月,入口酥松嫩香,更加脍炙人口。随着不少吃客的口口相传,“老通城”便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而驰名了淘宝寿衣门,还有了“豆皮大王”的称号踩水教学视频。
到了武汉怎么能不尝一尝那鲜嫩多汁的汤包呢?“四季美”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附近,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,如春炸春卷,夏卖冷食,秋炒毛蟹,冬打酥饼等,他们制馅讲究,选料严格,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,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,包在薄薄的面皮里,上笼蒸熟,肉冻成汤,肉泥鲜嫩,七个一笼,佐以姜丝酱醋,味道异常鲜美,让人回味无穷。
养生达人们可要注意了,如果你想要品味一下武汉的煨汤,“小桃园”是你明智的选择。这个小店坐落在汉口胜利街兰陵路仪表放大器,人称“煨汤专家”,是来自湖北美食之乡黄陂的祖传秘方。该店经营的主要品种有排骨汤、蹄膀汤、八封汤、甲鱼汤等,其中以瓦罐鸡汤最为著名,其原料为产于黄陂、孝感一带的肥嫩母鸡,将鸡块入油锅爆炒,再倒入盛有沸水的瓦罐内,用旺火煮熟,小火煨透,汤鲜肉烂,原汁原味,营养丰富。
你是从哪听说这座城市的?崔颢的诗里说它是白云黄鹤之地,李白的诗里则写满梅花和玉笛。池莉笔下,它是生活的秀场,真实热烈, 仿佛离我们很近, 散发着爆炒腊肉片的香味儿邓育坤,钟立风的歌里,武汉总是下雨伍朝辉,他们说的都对,但又不都完全对。因为这是三座城市,你必须亲身启程,带着对远方的想象,带着自由散漫,和这三座武汉,依次相遇。
扫码看更多
实习编辑:朱宇航
美编:刘振羚
实习美编:陈培茜
返回顶部